IT教育市場魚龍混雜 100%包就業屬文字游戲
揭露IT教育市場“魚龍混雜”現狀 “100%包就業”旗號實屬文字游戲
近年來,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一直深受社會各界關注,而此前由于很多考生及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只聽信招生人員的一面之辭,并未對學校本身進行太多的調查關注,因此出現“大學生畢業就等于失業”的尷尬局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目前考生比較青睞的IT職業教育市場上,約有80%的辦學機構都在打著“包就業”、“100%就業”的旗號以招攬生源。同時,也存在很多學校也把自己標榜成“國內XX第一學院”、“教育水平國內一流”。
真有這么多的“國內一流”、“ 100%就業”的學院嗎?有關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中國目前的就業都是雙向選擇,因此就不存在100%。而在公開媒體上承諾“100%就業”、“包就業”的廣告本身就是違法的,其辦學機構亦是不可輕信的。
該人士指出,很多辦學質量不過關的學校通常通過口頭承諾“100%安排就業”,合同上卻寫“100%推薦就業”這樣的文字游戲來迷惑、引誘消費者。或者通過與某些公司內外勾結,以給公司實習費的方法把學員安排至公司以完成學校“包就業”的承諾,隨后再由公司將學員裁掉。而太多的考生及家長因為所謂的就業保障而選擇了一些盲目上馬、資質平庸的辦學機構。
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武大鵬程IT職業教育中心(簡稱武大鵬程)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何克清教授對此也持相同看法,職業教育市場上所謂就業保障的騙術還有很多,讓人防不勝防。
“只有掌握扎實全面的專業技能,不斷創新的能力,才能在未來擁有絕對的進步空間。”何克清教授認為,“因此,要對學校進行綜合能力的衡量。比如,要了解學校辦學背景是否正規,是否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人才培養及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的就業及競爭能力。同時,更重要的就是,學校是否真的擁有優勢就業資源為學生提供就業平臺。這些才是不僅保證學生的就業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將來發展的關鍵。”
何克清教授也提醒廣大高考(Q吧)生及家長:“100%”“包就業”不代表“有工作”甚至“好工作”,更不能保證“好未來”,萬不可被學校的就業騙術所迷惑,要對就業問題保持清醒的認知,在選擇學校時做到清慎之又慎。
據悉,武大鵬程湖北省境內專業從事IT職業教育的辦學機構,依托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武漢大學權威資源而建。日前,武大鵬程憑借其正規的辦學背景及資質,正式與日系世界500強IT企業簽訂了《定向委托培養學生協議》。
記者了解到,該協議由武大鵬程根據學校的考核制度,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為企業定向培養優秀學員;對于在考核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日企有優先選擇錄用權,即接收學生赴日本本土到企業內部實習和工作。
對此,很多業內專家表示,武大鵬程此舉無疑是給那些靠騙術所迷惑考生及家長的學校們“當頭一棒”,同時也有利于肅清IT職業教育市場上“魚龍混雜”的局面。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