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過冬不差錢 錢伯斯10億美元中國求變
4月17日,思科董事會主席兼CEO錢伯斯再次來到中國,過去18個月中,錢伯斯已經四次訪華。
“我們將關注創新,關注如何把創新轉為實用,變成有實際用途的產品。”錢伯斯17日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稱。當日,思科宣布將在中國投入10億美元,用于資本、技術、流程管理、資源孵化、領導力培養等方面的投入,激勵中國本土的“協作型創新模式”。
2007年11月,錢伯斯訪問中國時曾宣布,未來幾年將向中國投入160億美元,10億美元是上述投入的一部分,也將成為思科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之一。錢伯斯稱,上述投資用于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思科2008年組建了新的思科中國架構體系,以推動該戰略。
巨富不怕冬寒
無論加大中國投入,還是推動創新,都是思科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戰略一環。
“不要譴責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要考慮如何發生變化。”錢伯斯表示:在思科的成長歷史上,1993年、2001年、2003年是最為艱難的時期,但思科都變危為機,危機之后市場份額提升,這緣于思科的應變能力。
從1997年到2003年,在互聯網泡沫之后的寒冬期,全球電信行業共蒸發了2.8萬億美元的市值(《The Economist》雜志數據),其間思科也一度衰落,但其通過轉變拓寬市場,從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傳統領域,進入統一通訊、視頻系統、網絡安全,逐步走出困境。
本次金融海嘯中,思科正面臨挑戰。4月14日,摩根大通分析師埃胡德·格爾布盧姆(Ehud Gelblum)表示,預計思科第四季度(截至7月31日)營收將下滑17%至22%,并可能于近期宣布裁員10%。
錢伯斯認為,思科已經做好準備。2008年2月,思科就將銷售增長目標從15%下調至10%,2008年4月9日,在夏威夷檀香山,錢伯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為了應對全球電信市場增長放緩乃至經濟形勢惡化,思科將向數據中心、軟件和服務轉型。
“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的時候,我們公司的生存都成為挑戰。”錢伯斯回憶說。與2001年相比,思科現在擁有足夠雄厚的現金流,“今天我們已準備了有約340億美元全球現金流,我們會用現金或股票方式來收購公司,包括創業型的公司,同時發展更多的合作伙伴,以促進產品的銷售和研發。”與當年的思科相比,現在的思科是巨富,巨富不怕冬天太漫長。
錢伯斯透露,在未來一年中,思科將會有更多的行動:“我們希望有所突破,在市場轉型中抓住機會。”錢伯斯認為,目前大家更關注經濟衰退,但也應該為經濟回暖做準備。
“經濟在今年年底還是明年年初回暖,誰也說不準,大多數人說是2010年或者是2011年,不管怎么樣,我們關于創新與投入的承諾不會變,而且還會加速。”錢伯斯說,具備這種能力首先需要有愿景,并且在戰略執行上要有力度。
錢伯斯同時表示:思科大量業務來自美國,如果美國經濟不能復蘇,思科的業務也會很難恢復。但中國、印度產生的就業機會將促進美國經濟增長,而這兩個國家的實力都比較強,“我覺得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在未來10年中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將各有所長。”他說道。
“我們現在28個不同的領域和市場拓展業務和合作,其中有22個都直接跟中國有關系,所以現在中國一定會處在思科優先考慮的位置上。”他說。
三大創新領域
錢伯斯認為,當前創新的關鍵點,在于抓住市場的轉型機會,開發實用性的創新,比如環保綠色技術,以及提高能效的技術。
錢伯斯認為: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抓住市場轉型機會,如技術中心、家庭、網絡與處理器、存儲器相聯,應用與虛擬化的演變等等。“我們在高科技行業、網絡領域里***;而架構是服務器和英特爾(博客)在做,我們加入存儲,將新一代的系統整合;在系統集成上,我們與HP、IBM合作競爭兩者關系并存。”
同時,創新的本地化同樣重要。“我們關心更多的是如何把創新轉為實用,變成有實際用途的產品。”錢伯斯說,“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要跟自己的客戶保持很好的關系,要跟他們接近。”所以,無論組織架構還是創新方面,思科在中國市場的策略都是在全球戰略基礎上更進一步。
2007年底,思科總部專門成立了由18位高層組成的“中國戰略委員會”,錢伯斯和思科***運營官擔任聯合主席。全球資深副總裁史瑞夫最終被確定為該戰略的執行者。次年4月,史瑞夫被任命為思科中國董事長,負責思科中國全國的運營,與來自總部的其他高管負責制造、業務開發、收購戰略、投資、服務等,林正剛則任思科中國的副董事長兼總裁,負責銷售業務。
在此基礎上,思科今年1月13日宣布,中國區的市場銷售、研發、供應鏈管理等職能部門將全面融合,形成一個整體的管理團隊,成為思科***在海外機構實行架構體系,從而在研發、銷售、市場推廣乃至文化等方面都成為一家完全融入中國的本土企業,從“思科中國”變成“中國思科”。
錢伯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創新戰略上,思科轉型的三大機遇在于數據中心、軟件以及服務,一年之后,思科在中國推出協作式創新模式時,目光已經進一步瞄準了智能城市化、針對成長型企業的新業務模式、下一代互聯網(包括視頻和移動)三大領域。
“下一代互聯網代表著視頻移動性這樣的世界,這樣的趨勢將快速席卷全球,我相信中國將是世界上***的移動市場;而智能城市化可以幫助政府把安保、能源、交通、醫療、教育等服務以新的方式提供給公民;而成長型企業則是中小企業的成長,將創建全新市場。”思科中國董事長兼***執行官吉姆·史瑞夫說。
“我們和中國的發改委、教育部及衛生部等部委都進行了溝通,發現大家的觀點都是一致的。”錢伯斯說,中國在快速地發展,并有自己的優勢,而網絡不僅可以進行數據、語音傳輸等,實際上對醫療、衛生、教育、運輸、安保都會有所影響,這意味著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做很多事,“我們的目標是將發改委、教育部、衛生部等部委的目標聯系在一起,例如,我們和衛生部達成合作,努力促使中國的每一個公民都獲得醫療衛生的機會。”
錢伯斯認為,通過智能城市的實施,城市可以減少20%、30%的能源使用,此外,對公眾教育、衛生、安全、電力消費、污染等方面都會產生積極影響。“我認為,500萬人口的城市如果通過智能化方式,能夠使城市收入增長150億美元,GDP增長在20年內實現50%的增長,此外還會增加20萬新崗位。”
協作創新
史瑞夫透露,思科中國將從160億美金中撥出10億美金,投資于以上三大領域的公司,同時也為中小企業提供資助。
“不僅為很多合作企業提供好的產品,同時還搭建很好的商業結構,并有成熟的商業流程經驗。我們將與他們共享技術,通過協作和伙伴關系來推動創新,并幫助中小企業從小做大,不斷提高公司的規模。”史瑞夫說:思科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客戶不僅進行密切協作與共同創新,還會進行商業模式、業務流程,以及市場戰略等多方面的合作。”
思科從去年開始已經在一些產品和領域中推動協作創新的轉型。2008年4月,思科全球渠道高級副總裁Keith Goodwin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就透露,思科正在嘗試渠道虛擬化,令所有不同類型的合作伙伴之間進行協作,由以前的獨立拓展市場,變為相互共享資源,協同銷售和服務,而在產品上,思科也在以存儲、應用、網絡和服務的融合體取代以前單一的數據產品。
此次推出的“協作型創新模式”,顯然正是思科此前協作戰略模式嘗試的延伸。
“思科將通過加強與著名高校、領先的成長型企業和本土產業合作,為當前中國經濟特別關注的領域開發技術和解決方案。”錢伯斯說。
“比如,思科現在正與同方泰德、全景數字、安博教育等廠商進行協作創新合作。”林正剛則介紹說,思科將與同方泰德共同合作探討新的智能城市化建設市場和商業模式,實現以網絡為平臺進行城市綜合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并促進經濟發展;與全景數字開發高清、互動、開放的數字電視平臺,以支持新的增值服務模式,從而推動上海全面實現有線電視數字化的計劃;同時與安博教育合作拓展互聯城市和互聯學校的創新商業模式。
同時,就在4月17日,思科宣布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綠色科技聯合實驗室,開發基于網絡的智能城市化技術和解決方案,從而支持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節能和減排的長期戰略,此外還與復旦大學合作創辦供應鏈學院,提升本地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和思想領導力,加強其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今后一年中,我們還會加快速度。”錢伯斯說。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