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AI大模型:騰訊混元T1 vs DeepSeek 哪家強?
前些日子騰訊發布了他們最新的模型,號稱這是工業界首次將混合Mamba架構無損應用于超大型推理模型,并且顯著降低了訓練和推理成本。
那么騰訊混元T1實際表現怎樣?和 DeepSeek 相比哪個更好用?
今天,江樹通過六個維度的實測對比,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騰訊混元與DeepSeek這兩款國產大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差異。
這些差異背后,是技術路線的選擇,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1. 上下文窗口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技術指標:上下文窗口大小。
什么是上下文窗口?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如果把AI比作一個人,上下文窗口就是這個人一次能看多少頁材料并記住其中的內容。窗口越大,AI一次能"看"的內容越多,記憶的連貫性也就越強。
從數據來看,騰訊混元的上下文窗口是28K,而DeepSeek是64K,后者是前者的兩倍多。
騰訊混元上下文窗口-來自騰訊云
這是什么概念?普通人閱讀速度大約是每分鐘200-300字,28K大約相當于2-3萬字的材料,也就是一本中篇小說的內容;而64K則相當于5-6萬字,接近一本長篇小說的容量。
這個差異對普通用戶意味著什么?
如果你只是日常聊天、問簡單問題,可能感受不到差異。但當你需要AI幫你分析一篇長論文、理解一本書的內容、或者處理長篇復雜對話時,上下文窗口的大小就至關重要了。
想象一下,你在復習考研,讓AI幫你分析一篇長達4萬字的學術論文。騰訊混元可能需要你把論文分成兩部分輸入,而且在處理第二部分時,它可能已經"忘記"了第一部分的細節。而DeepSeek則可以一次性消化整篇論文,給出更連貫、更全面的分析。
這就像兩個助手,一個需要你說完一半停下來,消化一下再繼續;另一個可以一氣呵成聽你講完。顯然,后者的體驗會更流暢。
2. 風格表達能力
接下來,我們來看AI的"語言天賦"——風格表達能力。
在測試中,我們讓兩個模型用"貼吧嘴臭老哥"的風格點評一個技術問題。
結果非常有趣:騰訊混元似乎沒有理解這個風格,回答顯得無厘頭;而DeepSeek則精準把握了這種網絡亞文化的表達方式,回答既符合風格又切中要害。
騰訊混元的戲好多。。。
DeepSeek 的回答攻擊力直接拉滿
這種差異反映了什么?
AI模型的風格適應能力,本質上是對人類多樣化表達的理解能力。這不僅關系到AI能否理解互聯網上的各種語言變體,更關系到它能否讀懂人類復雜的情感和意圖。
想象一下,當你心情低落,用略帶消極的語氣和AI聊天時,能理解你情緒的AI會給予安慰;而不能理解的AI可能會機械地回答問題,完全忽視你的情感需求。
在商業應用中,這種能力更為關鍵。一個能理解各種表達風格的AI可以為不同行業、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為青少年用戶提供活潑的互動,為專業人士提供嚴謹的解答。
3. 長文創作能力
第三個維度是長文創作能力,這對內容創作者尤為重要。
在測試中,我們要求兩個模型用咪蒙風格寫一篇2000字的公眾號文章。結果顯示,騰訊混元給出了一個詳細的大綱,但沒有完成全文;而DeepSeek則完整地寫出了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
騰訊混元直接偷懶寫大綱
DeepSeek 老老實實寫文章(部分)
這種差異說明什么?
長文創作不僅測試AI的語言生成能力,更測試其邏輯組織能力和創意水平。寫短文可能只需要局部連貫,而寫長文則需要全局規劃,需要控制情節發展、論點展開,甚至要設置起承轉合。
對于依賴內容創作的行業——比如媒體、教育、營銷——這種能力至關重要。一個能力強的AI可以幫助內容創作者快速生成初稿,提高創作效率;而能力弱的AI可能只能提供創意輔助。
從更深的層面看,這反映了AI對人類思維方式的模擬程度。人類思考問題時會進行前后連貫的推理,會基于已有信息做出判斷和預測。能完成長文創作的AI,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備了類似的能力。
4. 知識檢索能力
現在,我們來探討一個更具挑戰性的能力:知識檢索與理解能力。
在測試中,我們給兩個模型提供了《包法利夫人》的原文,并要求回答一個具體問題:盧奧老爹如何看待他的親家包法利先生?這個測試看似簡單,實則考驗了AI在海量文本中準確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結果令人深思:騰訊混元完全沒有理解指令,答非所問;而DeepSeek不僅準確回答了問題,還引經據典,展示了對文本的深度理解。
混元完全沒有理解指令
混元最終的結果答非所問
DeepSeek 準確理解復雜指令
DeepSeek 最終的回答引經據典,有的放矢
這種能力差異的意義何在?
想象一下,當你是一名律師,需要從上千頁的法律文件中找出關鍵條款;或者你是一名研究生,需要從大量論文中提煉研究結論。在這些場景下,AI的知識檢索能力直接決定了它能否真正減輕你的認知負擔。
更深層次看,這反映了AI的"閱讀理解"水平。人類閱讀時會自動過濾無關信息,抓住核心內容,并基于已有知識體系進行理解。而AI的這種能力,本質上是對人類認知過程的模擬。
在商業世界,這種能力的價值不言而喻。一個高效的知識管理系統,能幫助企業快速從海量歷史數據中提取價值,輔助決策,甚至預測未來趨勢。
5. 數學與邏輯推理能力
接下來看看AI的"理科成績"——數學與邏輯推理能力。
我們給兩個模型出了一道三棱柱表面積的計算題。令人欣慰的是,兩個模型都給出了正確答案,只是在公式呈現上有所不同。
DeepSeek 回答正確
混元T1也回答正確
為什么數學能力對AI如此重要?
首先,數學問題是檢驗AI邏輯推理能力的窗口。相比于開放性問題,數學題有明確的答案,能直觀反映AI的思維能力。其次,數學思維是人類智能的核心部分,也是AI向通用智能邁進的關鍵一步。
從實用角度看,一個具備優秀數學能力的AI,能幫助學生解題,輔助工程師計算,甚至為科學家建模。而從本質上看,這種能力代表了AI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6. 代碼能力對比
第六個維度是代碼生成能力,這對開發者和技術相關行業尤為重要。
在測試中,我們要求兩個模型編寫一個小紅書APP頁面的HTML代碼。結果顯示,兩個模型的代碼質量相近,都能完成基本任務,但與國際頂級模型Claude相比仍有差距。
本文轉載自??云中江樹??,作者:云中江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