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國產操作系統崛起”的信念,裴云飛堅持與鴻蒙同行?
原創“鴻蒙之旅或始于好奇,或是職業規劃,但堅持下去就會發現,這不僅僅是寫代碼,更是在參與一場國產操作系統的變革。”
裴云飛已在移動開發領域深耕8年,專注安卓與鴻蒙開發,兼具跨平臺開發經驗。早早接觸開發的裴云飛在高中就一直有個愿望:希望國內能夠有屬于自己的操作系統。
因此,自HarmonyOS誕生,他便成為了鴻蒙同行者。
三大差異化優勢,讓他看到HarmonyOS破局希望
新系統面世,自然需有獨特之處,否則若僅與安卓、iOS 相仿,又憑什么吸引用戶?所以當時 HarmonyOS 最吸引裴云飛的,就是作為國產操作系統,HarmonyOS究竟能展現多大能力,與安卓、iOS 又有何不同。帶著這兩個問題,他一直關注著HarmonyOS,也第一時間進行了上手開發。
在正式投身開發后,裴云飛深刻體會到HarmonyOS擁有三大差異化優勢,可以打破安卓iOS平分天下的局勢。
第一個優勢是HarmonyOS具備“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特性,這一特性也深深吸引了裴云飛。在安卓應用開發中,由于缺乏統一的開發適配方案,各種屏幕尺寸和設備類型都需要開發者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單獨適配。而HarmonyOS只需開發一次,便能適配所有設備和屏幕尺寸,解決了安卓生態碎片化的難題,也減輕了開發者的壓力。
第二個差異化優勢在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設備持有量不斷增加,從手機到平板、穿戴設備等,設備間的割裂感愈發明顯,無法形成統一的生態體驗。而HarmonyOS的“多端協同、自由流轉”特性能夠將各種設備無縫連接,組成一個超級終端,充分發揮各設備的優勢。
第三個優勢是降低開發者的開發難度。HarmonyOS將復雜能力集成到操作系統中,使得許多原本難以實現的功能變得觸手可及。以性能監控為例,在安卓系統中,開發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源碼、尋找解決方案,而HarmonyOS則提供了完整的監控方案,讓開發者能夠快速上手,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這些高效、便捷的開發體驗和差異化優勢,不僅深深吸引了裴云飛,還讓他更加堅定地走在鴻蒙開發的道路上。
從個人需求出發,打造專屬的鴻蒙應用
應用開發對于開發者來說不僅是一個職業,也是能幫助個人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方法手段。
裴云飛是一名開發者,也是一名登山愛好者。不過在登山時,有一個被困擾已久的問題:在登山過程中,大家需要拍攝集體合照。不過拍攝一張滿意的集體合照并不容易:請路人拍照難以保證照片的質量,設置定時拍照難以調整出滿意的效果。不論是哪種方式,都難以滿足大家的拍照需求。
針對這一難題,HarmonyOS的"自由流轉,多端協同"特性為裴云飛提供了解決思路。
"自由流轉,多端協同"通過分布式設備管理協議,能夠幫助用戶在一臺終端上遠程操控其他設備的攝像頭,實現預覽畫面實時同步與參數調整。裴云飛正是利用了這種跨設備無縫協作能力,不僅免除了人力協調的尷尬,更從根本上重構了拍攝流程——固定位置的相機可由任意終端遠程控制,真正實現了"人機分離"的高效操作。
然而技術落地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作為首批接觸HarmonyOS開發的開發者,裴云飛在相機模塊開發中遭遇了諸多挑戰:相機功能調試失敗、預覽黑屏等諸多問題。面對官方文檔尚未完善的情況下,裴云飛在華為開發者論壇提問并提交工單,在其他開發者和華為工程師的幫助下,最終成功實現了這一功能。
除了拍照功能外,裴云飛還利用“自由流轉,多端協同”的特性,開發了跨設備文件傳輸功能,實現了設備間文件的無縫流轉,幫助自己徹底擺脫了第三方傳輸工具繁瑣的困擾。
在一次次的開發和調試中,裴云飛的開發能力也得到了精進。在早期開發階段,由于技術框架的不完善,裴云飛自主設計了技術框架,并將部分技術框架開源共享。這些開源成果已獲得用戶的應用及正向反饋,驗證了技術路徑的正確性,也為后續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技術能力提升之外,開發效率實現質的飛躍。更為關鍵的是,裴云飛認為自己的產品思維得到了提升。傳統開發模式下,技術實現通常遵循產品經理既定的功能規劃與交互設計。而在自主開發應用的過程中,裴云飛深刻體會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復雜性。成功的應用開發要求技術實現與產品設計深度融合——既需要精湛的編碼能力保障功能落地,更需要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思維指導交互邏輯。
愿開發者的代碼點亮萬物互聯時代
隨著 HarmonyOS NEXT 的推出,HarmonyOS成為了操作系統新突破的希望。正如裴云飛所言,投身學習鴻蒙是一次搶占未來技術高地的機遇。
不過,學習的過程往往充滿孤獨與寂寞,也會遇到昔日同行的開發者選擇“下車”的情況,裴云飛就曾孤獨前行。
裴云飛剛剛投身鴻蒙生態時,由于HarmonyOS依賴JS與Java,相同的技術棧吸引了大量安卓開發者加入;但隨著HarmonyOS轉向TypeScript并推出自研的ArkTS語言,這一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引發部分開發者退出。他坦言,技術棧的切換曾讓他孤獨前行,但堅持下來便發現,隨著官方逐步完善文檔、提供豐富示例代碼,以及官方加大對ArkTS的扶持力度,鴻蒙開發體驗逐漸優化、完善。
盡管初期陣痛明顯,但技術路線的迭代最終驗證了HarmonyOS “輕量化、全場景適配”目標的正確性,也為堅持下來的開發者鋪墊了更清晰的成長路徑。
為了幫助更多入門開發者更好地融入鴻蒙生態,裴云飛依據自己的開發經驗,給出了一些學習建議:
首先,裴云飛建議秉持“從點到面”的學習策略。初學者面對復雜代碼時易產生畏難情緒,但無需因此退縮。開發者初期應聚焦于掌握核心技能,例如ArkUI框架及ArkTs基礎語法。因為這些內容相對簡單且易于實踐,能夠幫助學習者快速上手并產出可見成果,從而建立學習信心。
其次,善用官方資源是高效學習的關鍵。官方文檔中的“快速入門”模塊提供了最直接的學習路徑,建議優先參考。隨著學習深入,文檔體系的完善性將為問題解決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官方提供的示例代碼覆蓋多種實際場景,通過研讀這些代碼,可有效應對開發中的常見問題。
第三,通過“小勝利”積累成就感。初學者雖難以直接開發大型應用,但可通過實現小型功能模塊獲得正向反饋,逐步建立自信。
構建學習支持網絡也至關重要。開發者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因此裴云飛建議開發者積極利用官方論壇、技術博客等渠道獲取幫助。通過分享經驗與交流思路,避免閉門造車的同時,還能拓寬解決問題的視野。
最后,裴云飛有一句話想送給每一位鴻蒙開發者,希望未來能與更多開發者共同見證國產操作系統的變革:“鴻蒙生態并不是一座孤島,你以前學過的技術和開發經驗都能幫你更好地學習鴻蒙開發。或許你是一名剛入門的鴻蒙開發者,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從技術大咖到華為開發者論壇的熱心答疑網友,整個鴻蒙生態都在為你鋪路。”
鴻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全場景的分布式技術、一次開發多端部署,以及集成在系統中的熱門AI技術。因此,裴云飛在未來將持續關注、研究性能優化、多端適配、自由流轉和多端協同等能力,并借助AI的能力,嘗試將多端協同與AI有機結合,伴鴻蒙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