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前 國產操作系統崛起在望
近期,來自國產操作系統方面的好消息層出不窮。先是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新一期協議供貨通用軟件采購中,超過七成的國產操作系統入圍。而后,在8月1日,戴爾宣布計劃在戴爾商用電腦系列產品預裝中標麒麟軟件操作系統,國產操作系統開啟應用春天序幕。緊接著,8月15日,一銘軟件推出一銘操作系統2.0版本,令人鼓舞。
自7月底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以來,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機遇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以Linux操作系統為代表的國產操作系統發展近況如何,操作系統國產化替代之路還有多遠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引人探究。
發展呈蓬勃之勢
記者從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通用軟件協議供貨招標品目中發現,個人操作系統名單已從今年6月的4家增加至目前的8家。
除此前已經入圍的中標麒麟、中科方德和思普以外,新入圍的個人操作系統分別為微軟、深度Deepin、優麒麟、阿里巴巴Yun OS和龍鑫。正版軟件采購網的資料顯示,入圍的微軟操作系統均為Win 7系列產品,Win 8產品并不在入圍產品之列。
阿里巴巴Yun OS作為此次入圍的惟一一款移動操作系統,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在“棱鏡門”事件及IOS系統存在泄密爭議的背景下,安全性成為阿里巴巴Yun OS的一大亮點。
阿里巴巴事業群總經理戴瑋表示,阿里巴巴Yun OS通過對系統自底層向上層層加固,從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性等多方面構建完整的安全體系,在設計、開發和測試方面,遵從嚴格的軟件開發安全流程。
作為多年的政府采購操作系統供應商,中標麒麟和思普都發布了最新的操作系統版本,新的版本無論是產品功能還是操作界面都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改進,用戶體驗也得到顯著提升。據悉,國內Linux操作系統廠商大多在自己的平臺上提供了Linux軟件下載平臺,以滿足用戶辦公和娛樂方面的各種需求;而在云時代的背景下,也為用戶提供了虛擬化辦公及信息安全等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思普總經理張龍表示,在充分考慮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操作背景的前提下,對系統的易用性、友好性和可靠性進行了全面升級。新版本不僅在系統硬件兼容、桌面性能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進,而且安裝界面也經過了全新的設計,只需兩步就可以完成安裝。
據一銘軟件董事長余時均介紹,一銘國產操作系統V2.0版本采用更高版本的系統內核(Linux 3.11),內置更豐富的硬件驅動,提供更穩定的運行效果,在功能上能夠實現無人值守式單系統和多系統的一鍵安裝。新版本的一銘操作系統按照國際制定的Linux標準開發,并針對國人的使用習慣,在安裝操作、系統界面、安全防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升級,使產品更便于政府部門、國防科研、企業單位等使用。該系統集成了常用的辦公軟件和附件功能,并支持部分Windows程序軟件在該系統下的使用,完全適用于正版化軟件升級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
前景看好
國產操作系統到底能不能滿足人們日常使用需求?Linux操作系統在我國到底有沒有市場?8月初,戴爾宣布與中標軟件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或許就是對這類問題最有力的回答。
8月1日,中標軟件與戴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戴爾商用計算機系列產品預裝中標麒麟操作系統。中標軟件市場及公共關系總監李震寧表示,此舉表明國內用戶對于Linux操作系統的市場需求已經得到IT硬件供應商的關注,也反映了國產Linux操作系統已走向成熟。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長期以來,國產Linux操作系統的市場發展一直受到平臺應用軟件不足的制約,此次戴爾與中標麒麟的合作或將為國產操作系統帶來新的發展活力和示范效應,將吸引更多的IT軟硬件廠商與國內Linux廠商開展合作,為構建我國IT生態圈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外,張龍透露,思普已經與聯想達成合作協議,將在聯想的7款計算機上預裝思普SPGnux操作系統,這批產品將在下半年陸續推向市場。
余時均表示,一銘操作系統是其繼龍鑫操作系統之后推出的新款系統軟件。龍鑫操作系統于2013、2014年度入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協議供應產品,并相繼進入部分省市的政府采購目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推薦產品,也是目前廣西各級政府正在使用的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維護信息安全的基石。我們應該多使用國產軟件,給他們提供一個修正、完善的機會。只有這樣,我們的國產軟件才能更好地良性發展。”對于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王志成向記者呼吁,應該給國產軟件開發商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企業或個人不應“嫌貧愛富”,應給予國產軟件合理的扶持,為其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
未來可期
記者近日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向業內企業和專家發函,征集我國操作系統發展的材料和相關建議,包括我國操作系統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新形勢下操作系統技術和產品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操作系統發展及國產操作系統應用替代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多名專家指出,單純從技術層面,要基于Linux等開源軟件開發出國產操作系統并非不可能,要取得成功,關鍵是市場能夠接受。美國微軟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技術先進,更重要的是有全球用戶幫其“挑刺”改進,各家企業都圍繞其開發配套應用,形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反觀國產操作系統,目前在民用和消費市場上份額不到0.1%,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沒有形成“生態系統”,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中國軟件聯盟理事長鄒汴表示,操作系統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廠商、央企就能支持起來的,而是需要整個“生態系統”,建設“生態系統”需要整個行業各個層面的積極參與。“如果國產操作系統實際使用率超過3%,一旦過了這條線,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就能指揮各方力量共建生態系統”。
對于國產操作系統而言,政府機關和關鍵行業是非常大的市場。如果能夠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強制實現國產化替代,只要年替代率能達到幾百萬臺,就能超過同期計算機終端出貨量的3%,完全有機會達到突破點。一旦借力成功,國產操作系統就能順勢推廣,更徹底地走向民用和消費市場。
鄒汴認為,實現突破后,政府要管住自己的手,依靠市場的力量,讓企業在自由和充分的競爭中優勝劣汰,讓國產操作系統的技術不斷改善、應用逐漸豐富、用戶規模日益壯大,三者形成良性循環,假以時日,國產操作系統有望形成完備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實現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