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行業的“郭有才”現象
要說最近網上最火的是誰,那一定是山東菏澤樹哥郭有才了,他不僅自己火了,還火了一座城,火了一座車站-菏澤南站,讓更多人知道了菏澤原來也是牡丹之鄉。流量鋪天蓋地砸向菏澤,全國各地網紅都往菏澤南站去了,部分小網紅(可能有的還稱不上)也各自在自己家鄉火車站唱起了歌,恨不得想馬上成為成都樹哥,重慶樹哥,武漢樹哥等。都想像郭有才一樣中500萬彩票那樣,成為大網紅,各種下流、大尺度的表演直播搞得是烏煙瘴氣,雞犬不寧,民聲載道。流量是個好東西,有的人靠它翻了身,有的人靠它翻了船。大多數人想復制別人的成功路徑,蹭別人的流量,恐怕也只是做了別人的嫁衣裳。跟風是最沒有思想底蘊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只有不斷的反思和總結才能走出自己的路。郭有才是不可復制的,成功不是偶爾,是長期的準備和謀劃,長期的付出和復盤的結果。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應當看背后的付出。
在網絡安全行業也存在郭有才現象,每次國外提出一個網絡安全新思想和新理念,國內就會誕生一批創業型小公司,并且都能融到資,市場規模有多大,前景有多大,目標客戶在哪里,一頓分析,似乎前景一片美好,三至五年就能上市。頭部廠商和領先玩家就聯合國內主管部門,制定國內什么什么標準,像零信任標準,供應鏈標準等等,最后廠商和產品大多數同質化,沒有自己的特色,都在卷功能參數,你盯著我,我盯著你。隨著經濟下行,沒有特色的網安企業,特別是初創公司,也很難活下去,大家都學郭有才,緊盯對手,不如另辟蹊徑,主打自己的特色,圈定自己的客戶群體,打差異化競爭。就拿這幾年看起來很火的攻擊面管理來說,概念很好,確實減少攻擊面是防御的基礎,雖然說名詞很新穎,其實也是對以往的總結,核心底層是沒有變的,思維底層邏輯和技術路徑是一脈相承的,是不是建設了攻擊面管理系統就有效果了,我想不盡其然,產品本身的能力是低于整體方案的價值,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是關鍵,不是說有了這個產品就能解決甲方的問題,而是存在系統性管理的問題,只有在某些特定行業和特定客戶,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體系才是關鍵,作為乙方廠商,也得圈定甲方要做的事情,通過管理和技術,雙方共同協作才是合適的路徑,單方面的思考和行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就像談戀愛一樣,只有一方主動,那是被動的,所以說產品的特色是基于解決方案的,是如何輔助甲方落地的,而不是前期一頓吹,聽多了感覺都一樣,到最后結果發現都一樣,沒什么亮點,似乎都覺得自己能成為郭有才。
甲方對自己的安全需求也應當根據自己的業務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通用型安全產品是必須的,比如防火墻,ips,堡壘機等,但是其他系統級的產品,得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被廠商卷功能參數之后,實際上沒幾個功能可解決問題的,不要過于迷戀市場上的各種最新安全理念,而是要找到契合的廠商解決自己的業務安全,否則就是被牽著鼻子走,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看了很多產品和解決方案,不管是攻擊面管理還是零信任等,整個概念和宣傳都很好,但是聽多了,感覺大家說的都一樣,就像刷抖音,到處都是郭有才,那我關注哪個郭有才了,漸漸形成了篩選恐懼癥,不看療效只看效果,不同場景,不同客戶面對的問題,從問題出發去找對策,從落地實施保障去找方案,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安全建設是涉及多方面的,人員,管理,技術包括人情世故等都會決定產品的落地效果,這些都需要考慮進去,否則那就真沒自己的特色了,總結和復盤,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才是關鍵。
郭有才現象最大的問題導向是大家都覺得自己行,別人的特色和成功不是你能復制的,只有具備獨立思考和底層分析的邏輯,加上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教員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理論聯系實際,沒有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就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這正是我黨立國的初心。做安全產品也一樣,初心很重要,真正能解決核心問題才是關鍵,不是同質化的,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形成差異化的競爭體系和格局。
俗世洪流,站得住腳,已經千辛萬苦,網絡行業不能學郭有才,穩住當下,才是關鍵。像一座墓碑,不知道多少人的生命和夢想將停步于此,要變得時候就要及時去變,否則天機一過,時機一失,那就再已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