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硅谷巨頭AI初創公司投資布局!英偉達ALL IN,微軟-OpenAI式關系引反壟斷調查
今年以來,一批新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震撼了硅谷乃至更廣泛的商業世界:
OpenAI是世界上最前沿的大模型提供商和技術燈塔。甚至OpenAI每發一篇博客,都能獲得全世界大模型從業者的高度關注。
圖片
來自法國,只有22名員工的Mistral AI,每次發布一個開源模型,都能贏得開源社區的熱烈追捧。
圖片
但科技行業有一點似乎不會改變:大科技公司仍然掌握著權力。
微軟今年1月向OpenAI投資100億美元后,其他科技巨頭也競相通過融資和云計算交易來,來與領先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合作。
Salesforce公司以45億美元的估值領投了Hugging Face公司的一輪融資。
Alphabet公司和亞馬遜公司向OpenAI 的競爭對手Anthropic投資了數十億美元。
英偉達似乎投資了幾乎所有值得關注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
圖片
大型科技公司的這些投資,最終導致了許多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現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老牌科技公司的融資和基礎設施。
不過這種態勢開始引起了監管機構的注意。
微軟與OpenAI的合作正面臨英國和美國競爭監管機構的新一輪審查。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職責是促進 「公平、開放和競爭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專注于人工智能投資趨勢的高級研究分析師Ngor Luong表示:
「監管機構可能會擔心,大科技公司對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進行戰略投資的有可能演變成為大科技公司壟斷人工智能的新開始。」
大科技公司押注人工智能
對于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來說,與大科技公司的這些交易是他們能夠生存的重要基礎。
開發大語言模型(ChatGPT 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基礎技術)成本極高,而且對算力要求特別高。
在目前算力極度匱乏的背景之下,只有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才有這些小企業需要的算力基礎設施和資金。
一年前,OpenAI的ChatGPT大獲成功,無數大小科技公司都希望能夠迎頭趕上。
而對于大型科技公司來說,這些交易可以鞏固自己在競爭激烈、快速發展的市場中的地位。
這些合作關系還能幫助科技巨頭更好地銷售自己的產品。無論是英偉達銷售的芯片,還是微軟、谷歌和亞馬遜提供的云計算服務,都能排他性地獲得被投企業的大量訂單。
在本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英偉達表示今年已經進行了 「二十多項投資」。英偉達表示:「這些合作關系刺激了聯合創新,增強了英偉達平臺的規模,擴大了生態系統。」
圖片
除了 OpenAI 之外,微軟還投資了Inflection AI和Adept等數十億美元級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但這些交易的規模遠遠小于微軟迄今為止對OpenAI投入的130億美元。
今年 11 月,微軟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被這家初創公司短暫解雇,微軟與OpenAI的獨特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與其他投資者一起,在迫使董事會改變決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微軟一度表示將聘請Altman和他的OpenAI同事組建一個新的微軟人工智能部門。
圖片
針對監管機構的擔憂,微軟強調,它在 OpenAI 中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股份。該公司上周表示:「需要指出的是,微軟并不擁有 OpenAI 的任何股份,只是有權分享利潤。」
監管機構對微軟和OpenAI的關系展開了初步調查
圖片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審查Microsoft公司對OpenAI的投資性質,以及它是否可能違反反壟斷法。
該人士表示,Microsoft沒有向FTC報告這筆交易,因為根據美國法律,對OpenAI的投資并不構成對該公司的控制。而且OpenAI是一家非營利組織,根據美國的并購法律法規,無論價值如何,對非公司實體的收購均不需要向監管部門報告。
除此之外,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也在從利益相關者那里收集信息,以確定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是否威脅到英國的競爭。該機構將在1月3日之前征求意見,然后再做出正式調查的決定。
雖然根據英美兩國的反壟斷法,監管機構很少會對這種級別的投資直接出面干預,但是考慮到各國都在醞釀AI行業的監管政策,和難說未來對于這樣的投資是否會實施限制。
參考資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8/big-tech-s-year-of-partnering-up-with-ai-start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