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領航者大會」開幕,聚焦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
12月19日,由霞光智庫、新黃河與經濟觀察報共同舉辦的“潮起·奔流 2023全球領航者大會”在北京圓滿落幕。
當天,近百名出海領域企業負責人、投資人及相關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企業全球化征途中的時代機遇。包括迪拜商會中國創新中心主任、迪拜資本俱樂部總裁丹尼爾·福斯特,中坤集團創始人、辛莊課堂商業實踐總導師黃怒波,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易達資本管理合伙人黃爍子等嘉賓,以及主辦方新黃河客戶端總編輯、山東經濟觀察報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治國,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郭宏超、霞光社&霞光智庫主理人何維等共同參與了大會相關議題討論。
2023年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的爆發之年。圍繞中國企業全球化,本次大會設一個主論壇和三個分論壇。主論壇圍繞“全球時代 中國機遇”“文化出海 共赴文明”“科技無界 引領未來”以及“產業向上 謀局增長”四大主題,以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方式對企業全球化展開探討;而三場分論壇,則分別聚焦泛娛樂出海、消費出海及ESG與國際化等熱門方向進行觀點碰撞。
新黃河客戶端總編輯、山東經濟觀察報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治國作為大會主辦方代表,在作開場致辭時表示,從科技制造業,到消費品牌領域,再到泛娛樂領域,出海已成為行業熱門話題;而在國家戰略層面上,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再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隨著中國產品出海向中國品牌出海的華彩蝶變,中國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出海紅利。
霞光社&霞光智庫主理人何維系統盤點了今年中國企業的出海趨勢,并現場發布霞光智庫《2024中國企業全球化趨勢洞察》及《一站式出海服務實戰地圖》,同步啟動“霞光·啟航計劃”,為企業提供不同區域市場的出海策略指引及實操攻略。
此外,由大會主辦方評選的“霞光WAVE 2023全球領航者榜單”也于當天揭曉。榜單從年度人物、年度企業、年度投資機構,以及年度ESG企業/機構等多個維度,向全球市場展示了中國企業不斷探索海外市場過程中創造的傲人成績,并激勵在其中創造突出價值的創新企業、機構和個人。
大會全天議程緊湊,嘉賓交流深入,觀點內容干貨滿滿。當天,有超過1000名出海從業者在會場參會,超過10萬觀眾在線上同步觀看大會。
01 新時代中企出海,錨定全球版圖
伴隨中國新一輪產業升級,越來越多中國出海企業進一步朝全球供應鏈、價值鏈的中高端領域發力,面向海外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
霞光智庫主理人何維用六個關鍵詞總結了年度出海大勢。她認為,2023年是中國企業“爆發式”出海的“元年”,越來越多中國公司將產品與服務帶到海外,改寫著當地的商業版圖。
而展望2024年,何維則從企業成長、風險合規、行業風口、市場變化四個層面,對出海趨勢做出了深度細致的分析研判。她認為,2024年,包括B2B跨境電商、以短劇等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出海,以及AI賦能出海都將推動新的行業風口誕生;而在東南亞、拉美、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和歐美、澳洲等成熟市場,中國出海企業在電商、新能源等領域仍有著強勁的增長空間。
阿里云智能國際事業部副總裁宋瑛橋介紹了阿里云作為出海同路人的9年出海歷程,結合對主流出海市場的洞察,分享了阿里云如何助力中國企業出海時應對安全合規、降本增效、本地化市場融入、科技創新方面的四大挑戰,助力本地化成功。
庫迪2022年10月在福州開出第一家門店,至今已在全球28個國家開展業務,6500家門店遍布全國300個城市,體量在國際咖啡連鎖品牌里躍居第四位。在本次大會上,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分享道,之所以能夠快速達到這樣的規模效應,源于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驅動,通過重設咖啡成本、搭建全球供應鏈以及智能化運營體系等,實現了降本提效。
作為專家學者,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對企業全球化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企業全球化不能忽視全球經濟的變化,尤其是地緣政治的影響。隨著全球價值鏈重構和國際產業轉移,中國企業在考慮出海布局和策略時,不僅需要結合企業自身優勢,也需要從整個產業集群的角度來考慮相應的支撐。
今年,中東是中國企業出海最熱的市場之一。深耕中東市場的易達資本管理合伙人黃爍子在做大會分享時稱,中東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數字化將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東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產業公司全球化發展的“必爭之地”。而易達資本除了繼續關注云服務、物流科技等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投資外,也非常看好當地金融科技領域的潛力。
迪拜商會中國創新中心主任、迪拜資本俱樂部總裁丹尼爾·福斯特也表示,在當今互聯互通的世界,跨國協同合作日益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而中東地區提供了令人矚目的機會。他說,中東致力于擁抱技術進步,推動地區綜合發展的創新文化,而自己在中國見證了許多新技術和創新事物的涌現,推動中國-中東在科技、數字解決方案等方面的合作,將有助提高生產力和效率。
RTC 和 AI 技術的發展,推動“智能實時互動世界”的內容生產和互動方式變革。針對泛娛樂出海行業六大場景,即構科技副總裁陳今今、銷售總監于嫄分享了即構科技應用實時音視頻與 AI 技術,提升用戶體驗,包括智能高清畫質、身臨其境音質,以及更多場景玩法與體驗優化,幫助用戶即刻構建智能實時互動世界,同出海,共增長。
02 聚焦出海細分賽道的熱門機會
在泛娛樂出海分論壇上,來自網易雷火、即構科技、大宇無限、九州文化、Moloco和Google的企業代表們分別從游戲、短劇等具體行業視角,探討AI技術新趨勢、新玩法為泛娛樂行業流量增長和內容創造帶來的機遇。
網易雷火市場及營銷總經理黃卓,以網易旗下24工作室開發的多人動作競技在線游戲《永劫無間》為例,分享了游戲出海經驗。目前,《永劫無間》玩家已突破4000萬,覆蓋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
黃卓說,游戲出海,要以游戲為載體來傳遞中華文化。這一方面要求游戲開發者要深耕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技術優勢去提高產品力。例如《永劫無間》與功夫巨星李小龍等超級IP聯動,在游戲內設計了雙截棍的套路招式,并與浙江省博物館合作,通過圖像技術3D還原了國寶《富春山居圖》的中國秀美元素。
九州文化海外運營總監何澤曦則分享了短劇出海爆款內容攻略。目前,九州文化旗下的短劇APP ShortTV位居東南亞、菲律賓等國家娛樂榜榜首。他表示,目前海外短劇市場“錢多量廣”,短劇出海要解決認知文化差異和整體敘事結構的問題,另外還要堅定文化自信,因為“中國有大量的用戶群體驗證出來的好故事”。他認為,全球短劇賽道未來一定會誕生新的獨角獸。
在消費出海分論壇上,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天風證券、Posee、Newme、中國郵政等機構與企業代表先后發言,盤點跨境電商賽道中的各項行業機遇,并展望消費出海投資新趨勢。期間,霞光智庫還對外發布了《2023中國消費品趨勢報告》。
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全球前瞻產業研究院院長吳立認為,“出海”是中國企業發展的第二曲線。他說,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一些中國品牌通過謀求出海之路來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以服裝行業為例,疫情前的盈利狀況就已相對嚴峻,過剩的產能和嚴重的同質化競爭使得越來越多企業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以改善利潤增長情況。
Newme創始人、CEO顧俊表示,在美國市場TiokTok仍有紅利機遇,過去三個月TiokTok美國GMV從日均20萬美元增長到2200萬美元,有超過100倍的增長,黑五當天更是達到3300萬美元。這是巨大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只在美國。
此外,中國供應鏈強勢崛起的優勢,也給中國創業者帶來了更多機會。他舉例說,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的吹風機品牌只有售價較高的戴森,而中國供應鏈提供的更具性價比的產品,直接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結構。
03 出海高質量發展,ESG是必修課
在“ESG與國際化未來”主題論壇上,來自全國律師協會、倫敦發展促進署、中關村產業研究院的多名嘉賓就高質量發展與ESG國際聯動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全國律協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委員會委員魏汝久指出,氣候問題已經開始影響能源結構和就業市場。他說,ESG是全球趨勢之一,其本質是“商業向善”,中國出海企業有責任將ESG倫理層面落實到行動上,著手ESG信息披露,符合相關國際標準與要求,法律與合規視角在此過程中不可或缺。
倫敦發展促進署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趙冰冰在圓桌討論時指出,推行ESG需要知行合一,落于微處。她說,出海企業需要超越自身視角,看到ESG為企業帶來的正向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能鏈ESG及碳中和事業部總經理翟宇博強調,ESG的傳播面與業務面需要協同發展,“不能只是滿天宣傳”。出海企業在ESG標準化的嘗試上尚屬初期,需要量力而行、腳踏實地。
此外,中關村產業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呂朋悅、中關村國際孵化器國際化總監李志丹、中科慧拓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王健、微博商業生態市場策略總監杜博、大地量子CEO王馳、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中國-丹麥科教研究中心)企業合作主管徐榮以及Capgemini凱捷中國可持續發展與ESG負責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客座顧問張紹光以及華夏認證中心綠色低碳發展事業部副部長洪丹丹等也在ESG論壇圓桌參與分享。
整場大會現場氣氛熱烈,嘉賓討論充分。與會者表示,各領域嘉賓就出海主題分享的經驗與見解讓他們獲益匪淺。未來,我們將繼續與領航者們一起,關注和助力中國企業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