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管們擔心與ChatGPT意外共享公司數據
《企業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狀態》報告發現,ChatGPT是企業中最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其次是CopyAI(35%)和Anyword(26%),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然而,許多公司已經禁止在工作場所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其中ChatGPT是最常被禁止的(32%),其次是CopyAI(28%)和Jasper(23%)。
Writer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Waseem Alshikh表示,“如今關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炒作太多了,我們想了解一下實際情況——誰在使用它,他們在使用什么工具,他們在用它做什么,以及企業有哪些限制和約束。研究結果確實令人大開眼界。實際上,至少每個行業都在試驗生成式人工智能,而且它不僅僅局限于企業中的一個功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涵蓋了IT、運營、營銷、人力資源、法律、L&D等各個領域。”
最常見的生成式AI用例
根據調查顯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常見的應用是為廣告和標題生成簡潔的文本(31%),為各種媒體和渠道重新利用已有內容(27%),以及創建廣泛的內容,如博客和知識庫文章(25%)。
Alshikh表示,“人工智能為營銷人員、用戶體驗設計師、編輯、客戶服務專業人員等節省了大量從零開始生成新內容的時間。但真正的價值來自內容開發過程的其他部分——乏味的部分:重新利用、分析、研究、轉換甚至分發內容。當你很忙,想要快速行動時,這些東西會拖垮你,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自動處理它。”
在工作場所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福還是禍?
該調查產生了重大發現,其中一個關鍵發現是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各種功能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其中信息技術(30%)、運營(23%)、客戶成功(20%)、營銷(18%)、支持(16%)、銷售(15%)和人力資源(15%)都是最常見的實施領域。
根據該報告,5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今年已經購買或計劃購買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此外,近五分之一(1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目前使用五種或更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此外,56%的受訪者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生產率提高了至少50%,26%的受訪者表示,它將生產率提高了75%或更多。
Alshikh表示,“令人驚訝的是,建筑和IT(16%)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最多的行業。緊隨其后的是金融保險(8%)、科技服務(8%)和制造業(5%)。特別是在Writer,我們在金融和保險領域看到了很多用例?!?/p>
Alshikh認為ChatGPT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有價值的,因為它是免費的,易于使用,且適合一般用途。然而,該工具的局限性(如有限的數據集、不準確、幻覺、偏見和數據隱私問題)也是公認的。
Alshikh補充道,“ChatGPT本身也意識到它不是特別準確。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創作創意故事和十四行詩的能力——它們還必須保護自己的品牌和聲譽。不幸的是,ChatGPT和其他類似的工具正在導致錯誤信息的增加,這對于必須依賴準確性和品牌一致性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關鍵問題。”
Writer的新產品功能
該公司最近宣布了新的產品功能,旨在為其企業客戶提供從數據源到人們工作的所有階段的最高水平的準確性、安全性、隱私性和合規性。這些特性包括自托管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允許客戶在本地或云服務中托管、操作和定制LLM。
此外,該公司還在Writer平臺上引入了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允許客戶索引和訪問任何數據源(從Slack到wiki到知識庫到云存儲實例)。
Writer的CEO兼聯合創始人May Habib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我們為企業提供完全的控制——從LLM可以訪問哪些數據,到LLM托管在哪里。如果你無法控制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輸出,你當然無法控制輸出的質量或品牌和安全風險?!?/p>
降低生成式人工智能風險的關鍵考慮因素
Alshikh表示,像ChatGPT這樣的商業模式通常會從各種公共來源收集情報,這可能有利于創造力,但不利于品牌的一致性。
他補充說,企業領導人已經意識到在整個企業中實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競爭優勢。然而,他們也認識到使用像ChatGPT這樣的免費聊天機器人的風險,包括生成不準確內容和暴露機密數據的可能性。
他解釋稱,“這就是為什么我們Writer的目標是超越新奇的用例,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影響。我們已經解決了與準確性和隱私相關的問題,我們的技術正在被部署在高度監管的行業,包括為Intuit和UnitedHealthcare等客戶提供技術、醫療保健和金融服務。”
鑒于ChatGPT的受歡迎程度,他建議公司考慮ChatGPT或任何基于OpenAI的工具是否符合他們的數據隱私、品牌和監管政策。此外,他建議公司收集功能性用例和需求來評估備選方案。
Alshikh建議稱,“如果一個企業已經制定了使用ChatGPT的政策,他們應該考慮實施一個持續的溝通和培訓計劃,這樣每個人都知道哪些工具是安全的,以及如何在不泄露敏感公司數據的情況下使用它們。同時,企業高管也需要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它安全嗎?它能保護我們公司的數據嗎?它是否允許我們根據我們的品牌、風格、信息和公司情況定制輸出?它能集成到我們的業務工作流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