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醫療行業,英國開發AI模型提升早期癌癥識別精準度
由英國皇家馬斯登NHS信托基金會、倫敦癌癥研究所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專家設計的人工智能系統聲稱已經可以識別CT掃描中發現的腫瘤異常生長是否會產生癌變。這一發現被刊登在《eBioMedicine》期刊《柳葉刀》的一個子期刊上。
研究者說,這種新的計算方法比目前的計算方法更加高效,有望在將來改善腫瘤的早期篩查,并通過對高風險病人的甄別、快速追蹤和及早介入,提高腫瘤的治療成功率。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稱,癌癥每年導致約1000萬人死亡,即近六分之一的死亡都與癌癥相關。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如果及早發現癌癥并迅速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研究團隊對大約500名患有較大肺結節的患者進行CT掃描,并開發了一種使用放射組學的AI算法,該技術可以從人眼不易發現的醫學圖像中提取重要信息。隨后,研究人員開始測試這種人工智能模型,以確定它是否可以準確識別癌性結節。
通過使用一種稱為AUC的方法,研究人員查看了該模型在預測癌癥方面的有效。AUC為1表示模型完美。結果表明,人工智能模型識別每個結節的癌癥風險的平均AUC值為0.87。
比特網認為,無論是技術還是行業應用,人工智能正處于持續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醫療行業,人工智能將從輔助醫療持續進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應該重視人工智能倫理,在合乎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助力人工智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