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入股AI芯片公司,投資0.00058億元
讓智能駕駛變成白菜價,就看比亞迪了。
近日,比亞迪投資了 AI 芯片公司昆侖芯,獲得了后者以 0.33% 的股權。 這筆投資的金額為 0.00058 億元,也就是 5.8 萬元。
在看慣了數以億計的投資之后,5.8 萬元的投資金額反而更顯得特別。畢竟 5.8 萬元只購買 1/4 輛剛剛上市的漢 EV 冠軍版低配車型,更多是代表了合作的態度。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公開表示,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
比亞迪的電動化已然神功大成,銷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在國內風頭正盛。現在,比亞迪的當務之急就是把智能化的短板補起來。
縱觀近期比亞迪對外投資的趨勢,我們能夠看到,比亞迪正在面向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緊密布局。而這 5.8 萬元的投資也許是因為昆侖芯設定了保護性股權結構,不接受更多的投資額度。
入股昆侖芯,尋求三方智能化方案
昆侖芯于2021年6月24日從百度獨立出來,主要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芯片研發,并與百度保持在AI業務發展和技術融合上的合作。
昆侖芯的合作方就包含了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Apollo。
2020年,昆侖1芯片基于三星14nm工藝實現量產,在100W+的功耗下提供260TOPS的運算能力。
次年,昆侖2芯片基于7nm工藝實現量產,搭載了自研的第二代XPU架構,性能提升了2~3倍。
目前第三代昆侖芯片的研發工作已經展開,預計會推出車載自動駕駛SOC。
雖然昆侖芯的實際應用落地還有待拓展,但這確實是一家有技術積累,能夠拿出真東西的企業。
入股昆侖芯僅是比亞迪這兩年來布局智能化的一小步,比亞迪智能化布局早已展開。
2021 年,比亞迪先是投資了地平線,并將征程5系列芯片用于2023年旗下的部分車型上;
隨后,比亞迪又與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成立了合資公司,意圖布局高級自動駕駛;
2022 年,比亞迪投資了車載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商速騰聚創,并宣布選擇百度為其智能駕駛系統供應商;
同時,比亞迪還與英偉達建立合作關系,并將在今年將 DRIVE Hyperion 技術方案上車。
已知的這些合作大多是以比亞迪電子為主,圍繞新能源汽車業務,布局了超過三四十個產品線,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智能網聯等。而且,許多產品已經達到導入量產的水準。
內部架構調整,應對新挑戰
除去在技術上尋求三方解決方案,比亞迪也在嘗試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以應對智能化和規模化帶來的挑戰。
有消息稱,比亞迪今年將推行汽車品牌獨立運營,將各品牌的項目、運營和產品等非技術研發職能從工程院剝離,以品牌獨立運營的方式合并到品牌研究院。
而作為研發核心部門的工程院和規劃院則更多的關注整車技術,包含DM-i混動技術、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研發等。
具體到智能駕駛方面,研發任務主要交給規劃院和第五事業部負責,前者重點負責高階智能駕駛,后者負責低階智能駕駛。
除去內部架構調整外,比亞迪也對人員薪資做了調整,并引入了末尾淘汰制。同時,比亞迪各個研究院也在大量招聘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的研發人員。
寫在最后
沿著傳統車企造車的思路,比亞迪已經將汽車電動化做到了全球銷量第一的位置。但面對不擅長的智能化和持續內卷的市場環境,比亞迪想要保持高速的增長,依然會面臨不小的阻力。
好在,比亞迪已經開始了調整。讓高大上的智能駕駛變成白菜價,就看比亞迪了。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智能車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