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可觀察性需要對抗復雜的安全威脅
IDC白皮書指出,利用網絡衍生的智能和見解的力量對于檢測當今混合和多云基礎設施中日益復雜的安全威脅至關重要。95%的企業聲稱在2022年經歷過勒索軟件攻擊,無論其所在行業如何,安全性仍是IT領導者的首要任務。
根據IDC白皮書,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當今的可觀察性解決方案滿足的要求很窄,無法提供當前操作條件的完整視圖。
研究人員表示,為了滿足當今快速發展的安全需求,增強依賴于指標、事件、日志和跟蹤的傳統可觀察性能力,以及實時網絡衍生的情報和見解,對于降低混合和多云基礎設施的安全風險至關重要。
只有具備這種深度的可觀察性,企業才能從本地系統和云服務、核心和邊緣組件以及網絡安全功能的可觀察中獲得最大價值。
網絡、網絡安全和可觀察性正變得相互交織。IT組織正在尋求利用不變的真相來源和更多的協作管理努力來打破孤立的技術方法,為長期成功做好準備,并最終實現最佳的業務成果。
深度可觀察性必須優先考慮,因為IT組織希望充分實現有彈性和響應性的數字基礎設施的轉型承諾,并持續保持強大的安全態勢,以滿足當今的數字業務需求。
主要發現包括:
可觀察性帶來的最大好處包括安全性、員工生產力和數字/用戶體驗。可觀察性還提供了戰術,例如,解決方案、連續性、跟蹤和經驗、治理、創新等戰略的混合好處。
超過75%的企業使用或計劃使用深度可觀察性解決方案來支持未來幾年的自動化工作。深度可觀察性可以實現基于分層平臺的方法,其中詳細數據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驅動的分析可以產生單一的真相來源,匯聚數據和工具,并使人才能夠及時部署、操作、修復和增強數字基礎設施。
未來幾年,市場將增加對云服務的投資,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將其列為優先事項。事實上,72%的企業強烈同意應該利用云服務智能來優化成本和保護信息。技術債務的成本和支持多代基礎設施的復雜性是企業實現其數字基礎設施彈性目標的最大障礙之一。
網絡衍生的智能可以支持遵守SANS20關鍵安全控制,潛在地消除98%的可能攻擊載體。如今,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積極在IT團隊之間共享網絡情報,超過60%的企業在安全管理實踐中利用這些見解方面取得了進展。
超過90%的企業在混合和多云世界中運營,但安全盲點仍然是技術領導者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云投資的重大障礙。
這項研究不僅指出了深度可觀察性在確保復雜云環境安全方面的關鍵作用,而且指出了網絡運營和SecOps團隊在加強現代網絡安全實踐方面的必要融合。
這些發現基于IDC對北美、亞太地區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900多名全球IT領導者的調查,其中包括主要行業,例如金融、制造業、零售/批發、醫療保健、運輸/公用事業、教育、政府和專業服務。
所有受訪者都擔任經理或以上職位,負責跨IT運營領域,包括網絡、安全和云的可觀察性功能和解決方案的關鍵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