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選車明年擴軍 沖擊30萬銷量目標
問界的成功能否被復制?
12 月 14 日,寧德時代同時宣布了兩項合作,合作對象分別是華為和奇瑞。寧德時代作為電池界一哥,合作簽到手軟,趕在同一天官宣也很正常。
但略有些奇怪的是,在寧德時代與華為的合影里,有奇瑞的董事長尹同躍;在寧德時代與奇瑞的合影里,有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余承東。
奇怪的同框,讓這兩場簽約看起來更像是三方的合作。
其實說是三方合作也沒錯。華為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圍繞智選車項目,華為將推薦智選車合作伙伴優先選用寧德時代的電池。而奇瑞就是華為的下一個智選車合作伙伴。
奇瑞加入華為智選車
早在今年 6 月,就有媒體爆料奇瑞汽車已經與華為智選車業務達成合作,雙方至少有兩款車型的合作。
到了 9 月份,在“瑤光 2025 奇瑞科技 DAY”活動上,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的發言讓奇瑞與華為的合作正式曝光,他透露:“華為跟我們有非常大的合作項目,很多車型由奇瑞設計和制造,這個量會非常大……”
據了解,奇瑞和華為將合作打造的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新車將基于奇瑞全新的 E0X 平臺開發,一共將會有 5 款,車型代號包括 E03、E0Y、E05等。其中,E03、E0Y 兩款車型將計劃于明年陸續發布。
近日有消息稱,奇瑞新能源將于 2023 年一季度舉辦品牌之夜活動。屆時,奇瑞和華為的全新高端智能電動品牌將正式發布,其首款車型也將亮相。
車企與華為合作是雙贏還是飲鴆止渴?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公開反對華為的方案,他表示:“上汽很難接受單一一家供應商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這樣會變成‘他是靈魂,我是軀體’。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們不接受任何供應商的整體解決方案,最多是合作。”
如果汽車行業也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那么上汽集團一定處于最上層,從來沒有生存的壓力,不缺銷量也不差錢,所以上汽集團寧愿多花點錢也要牢牢掌握自己的靈魂。
但并非所有品牌都有上汽集團的底氣。對大多數二三線品牌來說,“靈魂”的歸屬并沒有那么重要,可以晚一點再去考慮,它們有更加現實的問題急需解決。
以奇瑞為例,作為曾經的中國品牌一哥,奇瑞有很強的技術實力。然而奇瑞歷史上多次沖擊中高端均以失敗告終,曾被寄予厚望的瑞麒、觀致都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在新能源領域,奇瑞起步很早,目前銷量也不錯,但是主銷車型都是價格在 10 萬元以內的微型車。不僅利潤微薄,對品牌形象也無益處。
顯然,奇瑞的當務之急并不是抓住靈魂,而是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在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要實現這個目標,沒有什么辦法比加入華為陣營更加直接有效了,問界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華為的幫助下,問界從一個寂寂無名的新品牌一躍成為話題度最高的汽車品牌之一,售價 25.98-33.18 萬元的問界 M5 僅用 3 個月就實現了月銷量破萬。
問界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品牌開始考慮與華為合作。除了奇瑞之外,據傳江淮、北汽都有意加入華為智選車的陣營。
寫在最后
問界 M5 上市時,余承東曾夸下海口:“問界 M5 今年的目標銷量是 30 萬臺”。
他定目標的方式很直接:一家店一個月賣 30 臺車,先啟用 1000 家店賣車,一個月就有 3 萬臺,一年挑戰 30 萬臺。
但實際上問界工廠的產能只有每年 10 萬臺,所以 30 萬的目標是注定無法達成的。
現在,奇瑞已加入華為智選車,江淮和北汽也極有可能將會加入。2023 年,華為智選車的產能將遠超 30 萬臺,只是華為的門店能否容得下這么多新款車型?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智能車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