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十二年霸榜Gartner魔力象限,亞馬遜云科技如何領跑云市場
原創他來了,他帶著《2022年云基礎設施和平臺服務(CIPS)魔力象限》報告來了。
十多年來,Gartner的IaaS魔力象限圖變為CIPS魔力象限圖,原來主要強調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基礎設施服務,而現在則是在“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基礎上加入了“平臺”的含義。Gartner將CIPS市場定義為標準化的、高度自動化的服務,包括計算、網絡和存儲這類基礎設施資源,也包括集成的平臺服務,集成平臺服務包括托管應用、數據庫和函數即服務產品(比如Serverless之類的無服務器服務)。這些資源可以近乎實時地進行彈性伸縮,可以按用量付費,具有自服務的友好界面,包括基于Web的用戶 (UI) 和 API。這些資源可以是單租戶的,也可以支持多租戶,可以由服務提供商提供托管服務,也可以在用戶的數據中心進行部署。
從最多時候的二十家,到現在的七八家,Gartner評判的規則在變化,同時,云廠商的能力也在逐步成熟,云市場正在趨于穩定。變化的是規則,是入選廠商和數量,是云廠商的位置,不變的是:亞馬遜云科技連續12年位列Gartner 魔力象限領導者,今年,亞馬遜云科技依然霸榜該魔力象限。
魔力象限領導者的三大優勢
在今年的報告中,Gartner對于亞馬遜云科技的評價如下:
在功能的廣度方面,在CIPS市場中,亞馬遜云科技繼續擁有最高廣度和深度的能力。通過制定公認標準、開發技術和制定方法(常被競爭對手云服務提供商全盤復制),亞馬遜云科技在整個市場中發揮著指導作用;從市場份額領先地位來看,目前亞馬遜云科技是CIPS市場份額的領先者,其營收超過排名第二的競爭對手Microsoft Azure兩倍;從生態系統角度,鑒于亞馬遜云科技所具有的市場份額和勢頭,亞馬遜云科技對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很有吸引力,就像是一塊磁石。
的確,功能、市場份額和營收、生態可謂是評價一個云廠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個標準。從最初思考"云服務"到構建云上應用,到今天的云無處不在,16年風云激蕩,作為“云”的探路者,亞馬遜見證了客戶基于亞馬遜云科技提供的云計算服務所做出的顛覆性創新,產生的巨大數字生產力。
看功能:最高廣度和深度的能力
2006年,亞馬遜推出亞馬遜云科技,以Web服務的形式向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服務,此時,亞馬遜云科技開始構建云的核心基礎架構。通過將虛擬機和存儲服務提供給開發者,用戶不需要構建自己的服務器,就可以獲取計算和存儲能力,并且可以像水電一樣隨取隨用。2006年,亞馬遜云科技發布Amazon S3,計算時代的新紀元拉開帷幕。同年,亞馬遜云科技推出Amazon EC2,能夠讓開發人員在處理和分析數據時按需購買計算能力。也是在2006年,亞馬遜云科技繼續發布Amazon SQS,一種完全托管的消息隊列服務,可以輕松分離和擴展微服務、分布式系統及無服務器應用程序。至此,亞馬遜云科技邁出了以Amazon S3、Amazon EC2、Amazon SQS為起點的云基礎架構的一小步。
從云計算服務到云無處不在,從數據爆發到AI應用,亞馬遜云科技的云基礎架構創新從未停止。在計算方面,Amazon Graviton已經從第一代演進到了第三代,實現了云底座重構,計算性能大幅提升;Inferentia、Tranium等從半導體層級滿足專業業務需求;Amazon EC2向自動優化、自動鏡像發展,加速云計算創新。除了“計算”,亞馬遜云科技基礎架構,在“存儲”、“網絡”、“安全”、“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創新成果,也是有目共睹。
得益于云基礎架構的持續創新,數百萬組織在亞馬遜云科技上運行不同的工作負載,實現了云上效率飛升和成本降低。
看市場份額:一路領先的營收
再說市場份額,在Gartner報告期內,亞馬遜云科技的季度收入從161.1億美元增長到197.4億美元。以過去12個月(TTM,Trailing Twelve Month)累計收入看,亞馬遜云科技在一年報告期內,從一家收入571.6億美元的公司成長為一家收入720.7億美元的公司,體量增長了149.1億美元,增長部分相當于一家大體量的公司。從重大客戶及合作伙伴簽約來看,每個季度都有若干家大型客戶簽約及重要合作發布。
如果這些數字不夠直觀,可以與國內云廠一哥阿里云對比一下。今年5月,阿里巴巴披露2022財年年報(2021年3月31日-2022年3月31日),阿里云EBITA利潤從去年的虧損22.51億元大幅改善為今年的盈利11.46億元,苦守13年終于實現全年盈利。再看亞馬遜云科技,2021年亞馬遜云科技營收為622億美元,占亞馬遜13%的營收份額,利潤高達185億美元,貢獻了55%的凈利潤。而亞馬遜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亞馬遜云科技營收增長37%達184億美元,占亞馬遜總收入的16%左右;凈利潤同比增長近57%達65.2億美元。相比之下,阿里云在2022財年的營收規模占阿里巴巴總營收近12%,與亞馬遜云科技的營收占比接近,但盈利僅為11.46億元,貢獻了7%的凈利潤。
看生態:最有生命力的云生態系統
云生態已經成為云計算棋局中的勝負手。當用戶對云計算的關注點從基礎架構延展到云上應用時,勢必對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廠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這也促使云廠商與應用開發者更緊密地進行生態合作和融合,致力于提供一個架構靈活、敏捷開發、安全可靠的云計算基礎平臺,而眾多的開發者和SaaS廠商則致力提供種類豐富的應用。亞馬遜云科技一直在引領云生態創新,其創新性產品和服務也層出不窮。如今,亞馬遜云科技在全球有超過12萬家合作伙伴,分布在150多個國家,其云市場提供12000多個軟件產品,已成為最大最健全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云生態系統。
云市場持續高增長,競爭依然激烈
當然,不止亞馬遜云科技,微軟Azure、谷歌GCP、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等,都是云計算的歷史創造者和創新實踐者。
Gartner指出,CIPS市場正發生重大變化。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正在競相開拓企業客戶,試圖成為云服務的主要戰略提供商,以涵蓋廣泛的IT工作負載。在采購策略方面,提供商開拓企業客戶的努力與大多數企業“采用多云”的特權并不一致。更復雜的是,考慮到身份系統、彈性特征、網絡延遲的不同,以及領先提供商在出于客戶利益而合作時普遍存在的猶疑,傳統上在本地使用的“最佳種類”方法在云服務方面并不可靠。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多個云服務提供商而產生的復雜性和開銷,再加上供應商承諾較少而導致的較低折扣,通常會導致多云策略的總體擁有成本增加,而不是如預期降低。最終,多云架構仍然只適合于有能力應對無數挑戰的最成熟客戶。
云基礎設施和平臺服務市場中的玩家之間的競賽,精彩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