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即服務的五個發展趨勢
?每個人都在考慮備份問題。然后注意力轉向了恢復。人們怎樣才能取回自己的數據?能有多快?
但是,安排災難恢復(DR)站點、將所有數據復制到其他地方、進行定期備份、驗證完整性、保護備份免受惡意軟件和勒索軟件的攻擊、測試恢復以及在災難發生時恢復數據所涉及的麻煩,所有這些都促使更多的企業向“恢復即服務”的方向發展。
以下是恢復即服務市場的一些主要趨勢。
1.測試和驗證
那些將大量注意力放在災難恢復(DR)和災備即服務的企業已經不再只是讓別人負責他們系統的備份和恢復。他們希望看到復蘇將會發生的證據。
產品營銷高級總監Laura Shafer說:“我們看到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災難恢復(DR)和災備即服務的發展專注于測試和驗證采收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企業有一個業務連續性計劃就足夠了,其中包括每年測試一次的災難恢復。這已經不夠了。”
測試是現在做得更頻繁的事情。對于一些組織來說,這意味著提供應用程序測試和最終用戶測試。對于其他人來說,它可能涉及基于場景或基于事件的測試,其中IT團隊模擬常見情況,然后驗證恢復。
這有助于組織了解在模擬停電或硬件故障期間,從最新的時間點備份或快照恢復是否現實。
Shafer說:“這種趨勢給IT團隊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更頻繁地測試災難恢復(DR)。這也是為什么無論你使用的是哪種容災解決方案,都必須能夠證明你可以在需要恢復的時候恢復?!?/p>
2.桌面即服務(DaaS)
提供恢復即服務的提供者通常與提供桌面即服務(DaaS)的提供者合作。有時,一個提供者同時提供這兩種服務。
畢竟,對于那些提供桌面即服務(DaaS)的公司來說,在電腦宕機、遭受黑客攻擊或數據丟失時,添加恢復功能是有意義的。
Whitehat Virtual Technologies公司首席執行官Val King表示:“桌面即服務是一種托管服務,它負責所有與組織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采購、管理、維護和性能相關的事務。我們的項目還通過解決最關鍵的安全組件來保護企業:信息治理、業務彈性、網絡安全和專業合規。”
3.更低的生命周期成本
當涉及到傳統的IT或容災硬件時,采購過程只占總成本的20%。另外80%被吸收到生命周期成本中。
對于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它用于設備的部署、管理、維護、支持、更換和處理。在容災中,它用于維護、故障排除、硬件更換、軟件更新、數據遷移和備份。
恢復即服務模式消除了整個生命周期中80%的成本負擔。
King說:“不用再支付硬件和軟件的成本,然后再支付IT人員來管理和維護桌面基礎設施,只要每月支付很低的費用就可以得到所有東西。這降低了基礎設施和IT管理成本,同時幫助企業避免昂貴的資本支出和硬件更新成本?!?/p>
4.更嚴格的安全
企業面臨的安全挑戰越來越大。
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網絡釣魚和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非常普遍。
即服務模型具有內置的安全特性,這些特性通常比許多組織中可用的安全特性廣泛得多??蛻舳苏军c由訓練有素的人員監視,他們不斷地監視異常行為、端口濫用或正在進行或即將發生的攻擊的其他跡象。
5.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無論如何,IT人才短缺情況很糟糕,而且還在惡化。對于組織來說,找到他們需要的熟練的It、災難恢復和安全人員越來越難了。
因此,關鍵的功能往往被忽視,因為缺乏人來照顧他們。這就是為什么緊急補丁沒有部署、備份計劃落后、恢復是如此不確定的事情的原因之一。
King說:“IT職位越來越難填補,比2020年增加了6%?!?/p>
Gartner公司和畢馬威公司最近的研究表明,65%的企業很難找到人才。留住人才和與他們合作以發展他們的技能需要更多的成本。
King說:“外包仍然是幫助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釋放閥。雇傭臨時/零工IT工人是另一條持續獲得成功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