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不醒的美圖,到底著了虛擬貨幣什么魔?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美圖發布公告稱,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凈虧損2.749億元至3.499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凈虧損增加約99.6%至154.1%。凈虧損預期增加的主要原因為已購買加密貨幣貶值。?
戲劇性的一幕就這樣出現了,這個曾經以“修圖”名噪一時的,嘗試手機業務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卻因為炒幣虧損約3億元,再次走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不由得讓筆者發出感慨:這簡直可以作為《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的宣傳教材了!
不規矩不成方圓
此前,多部門聯合發文,稱將進一步部署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整治虛擬幣“挖礦”活動。國內對投資虛擬貨幣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甚至禁止金融機構開展和參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這既警示虛擬貨幣投資者,又粉碎了相關利益方的幻想,也算是給準備入圈的投資者打了一劑“預防針”。
不僅如此,《經濟日報》更是發布評論,稱“一向被幣圈人士鼓吹為‘數字黃金’‘避險資產’的虛擬貨幣,再次用實際行動證明自身的高風險、‘大泡沫’。”并一針見血地指出,暴漲暴跌是虛擬貨幣的一貫表現,虛擬貨幣沒有實際價值支撐,價格極易被操縱。一旦監管方向有變,便有可能造成幣值劇烈波動。?
事實上,近半年加密貨幣經歷過山車行情,在連續攀升破紀錄之后,開始斷崖式下跌,甚至在一個月內價格腰斬,爆倉頻現。數據顯示,在5月23日到24日的24小時內,有超過24萬人爆倉,涉及市場資金約14.99億美元瞬間灰飛煙滅。
比特幣等虛擬幣不是貨幣。而“穩定幣”這種用來維持幣值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不穩定的東西。由于缺乏價值支撐,價格波動劇烈,交易效率低下等制約因素,使其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虛擬貨幣之所以有“去中心化”、“匿名化”、“不可篡改”等“價值”,都是因為區塊鏈這個底層技術。所謂“信仰者”虛擬貨幣,要認識到與虛擬貨幣有關的交易是違法的,并且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小心金錢的流失。
美圖們鐘愛炒幣
據悉,美圖對加密貨幣的狂熱是從2021年3月5號開始的,他們在當日買入了15000個以太幣和379.1個單位的比特幣。這兩種加密貨幣總兌換價格分別約為2210萬美元和1790萬美元,總計折合人民幣為3.12億元。
美圖公司董事長蔡文勝當時發文稱,“美圖將繼續在區塊鏈上發展,這次收購?ETH和?BTC數字貨幣,是為了長遠發展區塊鏈策略所需要的。”他還說,“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這是香港最早收購?BTC數字貨幣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太坊為貨幣的上市公司。”
不過,虛擬貨幣的高波動之下,資產價格也會受到劇烈震蕩,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會影響到資產的總價值和安全性。業內多位研究人員認為,美圖公司這一舉措是一種典型的投機行為。?
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高維度的技術,它是加密技術,也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很多公司都是做加密資產的,他們知道這些基本原理,然后才會去做區塊鏈,這是行業的一種延伸。但是,美圖并非“科班出身”,將面臨諸多挑戰
然而,這并不是上市公司購買虛擬貨幣的先例。特斯拉于2月8日在美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網站上公布,該公司為比特幣支付了15億美元。不止如此,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曾多次在公眾場合對比特幣大放異彩。
區塊鏈不背鍋,元宇宙?、Web3.0也不
談及虛擬貨幣便離不開區塊鏈,然而區塊鏈技術是中立的,虛擬貨幣只是區塊鏈的一類應用。在我國,區塊鏈在金融、供應鏈、政務、醫療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應用,在節約成本和提高質量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事實早就表明,區塊鏈是一條普適性的道路,它可以賦予實體經濟的價值。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得到了政府政策支持。1月份,《“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將區塊鏈列為數字經濟的七大支柱產業,明確提出要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包括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圍繞聯盟鏈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法,完善監管機制。?
不僅是區塊鏈,元宇宙、Web3.0等新概念的出現亦需要警惕虛擬貨幣炒作,讓元宇宙、web3.0更健康地發展。支持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技術,其本身并無好壞之分,但操縱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卻是屢見不鮮,政府管制有助于規范市場,而投資者自己也要提高警惕。?
寫在最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虛擬貨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當之無疑成為值得發展的技術,未來元宇宙、Web3.0也將是趨勢之一。而為了各項技術的健康發展,虛擬貨幣這些沒有兌換價值的貨幣,已經明令禁止。在這里提醒投資人,一定要擦亮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