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雙碳”目標之下,做云時代“新型中國企業”的賦能者
原創自2020年我國政府正式宣布雙碳目標之后,“雙碳”已經連續兩年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方政府開始出臺雙碳的規劃或方案,眾多企業也都開啟了碳中和的規劃,整個社會掀起了一股可持續發展的熱潮。
盡管企業對“雙碳”目標的認識已經大大提升,但是很多企業目前還處于談目標、談愿景的階段,真正轉化為行動、轉化為數字化系統建設的比較少,原因主要是首先,做雙碳會給企業成本帶來進一步的壓力。其次是法規的阻礙,雖然很多法規從命令控制的角度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如何激勵企業自身去做綠色低碳,是比較突出的問題。第三是技術路線。一些產業的企業減碳的技術路徑還沒有最終確定,比如在交通運輸領域,究竟是用氫氣還是用甲烷做生物燃料,仍然處于探索期。第四是數字化水平,大多數企業仍然處于數字化建設還沒有完全完成的階段。
隨著低碳新維度的引入,這些企業面臨著兩個關鍵的任務,一是如何處理低碳數字系統和現有數字化轉型之間的關系,如何進行新的頂層設計。第二,絕大多數企業系統建設和人力資源投入還是在數字化轉型的其他領域,而綠色低碳本身的數字化建設又是較長時期的工作,目前缺少標準、工具層面的可落地的方法論,也缺少可以流行的工具,同時也缺少人才的儲備。
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管理軟件供應商,SAP早在 2009年就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了長期的戰略目標,宣布到 2023年實現碳中和,也是從 2009年開始發布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至今,SAP推出了基于云架構的 SAP Cloud for Sustainable Enterprises,即可持續發展企業的SAP云解決方案。同時,SAP也積極引入國外最新的案例和經驗,來幫助中國企業快速掌握新的數字化工具,在加快轉型進程的同時實現雙碳。
四大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
從政府合規、企業經營、用戶透明三個角度,SAP推出了四個解決方案來實施可持續發展。
第一,碳排放管理。碳排放管理的對象是企業,無論企業有多少家工廠,每個工廠有多少條生產線,生產線上有多少個關鍵的工藝工序,SAP都以企業視角來幫助企業搭建碳排放管理體系,包括合規體系。如果一家企業有50個工廠遍布在20個國家,可能就有20種不同的合規要求,同時針對企業每條產線上每個設備的碳排放,要建立起測量、計算、監控的機制,最后根據當地碳排放法規要求提供相應的碳排放報告。“這個方案特別適合資產密集型、高能耗、高碳排的企業。” SAP大中華區首席數字官、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彭俊松表示。
第二,碳足跡管理。碳排放的角度是以公司、企業、工廠為管理角度,而碳足跡管理是從產品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也就是說產品從原材料挖掘開始,一直到產品組裝、銷售、客戶運營的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究竟是多少。這對于終端消費品市場來說非常有必要。
第三,ESG報告披露。無論在歐美證券交易市場,還是國內的香港、滬深股市,都有不同的對ESG報告披露的要求,圍繞ESG披露報告,全球有不同的ESG標準。毫無疑問,這些數據都來自于企業自身的業務,SAP提供的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從業務系統中、從碳排放系統中抽取到相應的數據,根據ESG報告的標準提供合規報告。一方面給證券交易主管單位使用,另一方面廣大資本市場投資方也需要了解企業ESG的信息。
第四,綠色溯源與循環回收。循環回收是SAP一直在做的正向物流的逆向過程,通過建立電子渠道,幫助客戶收集廢品的廢料進行回收、再制造、處理,即綠色溯源。
SAP的綠色溯源、循環回收和現有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高度集成在一起,可以幫助企業盡可能多地進行廢物收集,減少垃圾的填埋,同時幫助給第三方提供可追溯、可審計的溯源信息。
“SAP幫助客戶打造低碳綠色系統,實現綠色低碳戰略時有自己的路線圖。底氣來自于SAP的客戶從事了87%的全球貿易。據統計,SAP大客戶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占了較大比例。從碳排自身排查、外部排查、業務優化的角度,進一步幫助企業提供創新模式的產品和服務,最終打造上下游打通的創新經濟。” 彭俊松表示。
電池產業是新能源的代表,同時電池本身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其回收也是大眾關心的問題。圍繞這種新興可持續發展要求很高的產業,SAP的策略有幾方面:
首先要面向不同層級的客戶,包括工廠級別、企業集團、供應鏈、產業產品,都要提供對應的經濟方案;第二,電池產業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要與更大的汽車行業解決方案整合起來。一方面要滿足產業鏈上每一個用戶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同時要與本身業務創新結合起來,打造可持續的電池產業鏈數字化方案。
數據上云,打造綠色供應鏈
關于綠色供應鏈,彭俊松認為,企業首先在規劃項目時就將綠色供應鏈、循環回收規劃到戰略中來,應該在項目的起始階段就樹立認知,建立產品數據跨供應鏈、跨產業數據的交換。因為數據交換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點對點的數字EDI交換,更多是要在云上進行共享,需要通過云科技技術,把產品設備數據放在云上。
SAP早些時候推出的AIN(資產智能網絡),鼓勵用戶將數據資產信息放在云端,因為這樣有助于未來向綠色供應鏈轉型過程中解決數據的共享和開放。
結語
今年,SAP成立50周年,也是在華30周年。年初,SAP推出了在中國的新戰略:在中國 為中國——云時代“新型中國企業”的賦能者。未來,SAP將不忘初心,助力企業客戶向新型中國企業全速邁進,積極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路人,為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