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 與 Meta 合作開發新的強隱私保護廣告技術
據 Mozilla 工程師 Martin Thonsom 介紹,Mozilla 正與 Meta 的技術團隊合作開發一項新的強隱私保護廣告技術,名為 IPA (Interoperable Private Attribution ,譯為中文可稱作互操作性私人歸因)。
Attribution 在廣告領域中譯作歸因,歸因可反映出廣告的實際效果。通過分析歸因得到的各項指標,廣告主可以得知其廣告投放的實際效果,廣告的實際投放者也可以制定出更好的投放策略,以滿足金主爸爸的需求。歸因非常重要,但在實際使用中,它常常包含著大量的用戶隱私屬性,包括姓名、電話、住址、喜好...處理不當容易形成非常可怕的隱私保護問題。
基于此種情況,Mozilla 聯合 Meta 向私人廣告技術社區小組(PATCG,互聯網標準 W3C 中的一個小組,專門為在不損害隱私的情況下改進廣告) 提出了 IPA 提案, IPA 技術旨在為廣告商提供分析、操作歸因的能力,同時提供強大的用戶隱私保護。
IPA 有兩個關鍵的隱私保護功能,第一個是使用多方計算 (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來避免任何單一廣告實體(網站、瀏覽器制造商或者廣告商)隨意了解用戶行為。Mozilla 在 MPC 系統方面有一些經驗,比如其旗下的 Firefox 火狐瀏覽器已部署 Prio 以進行隱私保護遙測。其次,IPA 是一個聚合系統,這意味著它產生的結果是群體性的數據,無法鏈接到單個用戶,亦無法創造詳細的個人用戶畫像。
在廣告效果方面,IPA 提出跨設備和跨瀏覽器歸因選項,以及 匹配鍵(match key) 概念,都是些靈活的歸因互操作功能。IPA 的概述文檔這樣描述:
Match Key 應該是一些只寫字段,由人們經常跨設備登錄的應用程序和網站設置。(俺的個人理解:每個 Match Key 對應著如瀏覽器的鍵盤/鼠標/網絡等事件,可反應群體性的用戶行為/偏好信息。)
所有廣告實體都可以互相查看 Match Key ,確保所有廣告實體都從這些歸因操作功能中受益。(比如小型的廣告實體(單個站點)可通過查看更大范圍的廣告實體(大型 Web 應用 ),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這稱之為“interoperable —— 互操作性”。)
目前 IPA 提案還在討論階段,俺個人覺得這個 match key 概念有點太理想化了,畢竟大廠可不愿意和小作坊分享信息。感興趣的兄弟們可以看一看 IPA 概述文檔 ,分享一下你們的看法。
另外,這個 IPA 的介紹中有句話特別有意思:
- We want to be able to make strong claims about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an adversary that is willing to engage in fingerprinting, navigational-tracking, register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ains, or other attacks.
我們希望能夠對隱私信息的數量做出強有力的聲明,即使是在一個愿意進行指紋識別、導航跟蹤、注冊大量域名或其他攻擊的對手存在的情況下。
這句話陰陽怪氣誰咱們不好說,但這個 IPA 提案俺是絕對支持的:我實在受夠了前一秒剛聊完,下一秒各大平臺開始“精準推送”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用戶隱私濫用似乎成為互聯網的普遍現象,但只要有人還在努力,就仍有好起來的希望,“改變,就是好事。”
本文轉自OSCHINA
本文標題:Mozilla 與 Meta 合作開發新的強隱私保護廣告技術
本文地址:https://www.oschina.net/news/182637/mozilla-meta-i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