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Web 3.0就是元宇宙?
如果你不是僅僅去眺望虛擬現實頭盔、3D虛擬世界、網絡游戲或好萊塢電影中那些科幻般的未來場景,而是看回自己周邊,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互聯網就是元宇宙。
你可以看到已經在自己身邊的眾多數字世界:它們融合線上與線下,讓你的生活更加便利。
當你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導航引導你的行車路線,提醒你安全駕駛不要超速,并隨時播報前方路況。導航的地圖和語音融合了實體與數字,創造了一個增強版的現實世界。
當你用外賣平臺點餐后,餐廳和外賣員立刻開始行動,最終將你要的餐食送到你的手上。如果你想要看,你可以看到快遞中餐食的實時位置。這同樣是一個實體與數字融合的新數字世界。
這樣的數字世界不只是沒有科幻感,甚至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接觸而顯得有點過于平常。但我想你無法否認,這樣的數字世界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它帶給我們普通人內心更想要的“高科技,但低科技生活”。
說“互聯網就是元宇宙”,當然并不完全準確,元宇宙代表著對下一代互聯網的想象。現在仍主要把我們局限在各種平面屏幕上、人與人關系單調的互聯網將走向下一代。
一方面,我們在實體景象與虛擬景象融合的、三維的新數字世界中獲得全新的生存體驗。互聯網不再是屏幕上二維的、由界面與按鈕組成的,而是混合的、立體的,這就是所謂立體互聯網。
另一方面,在新數字世界中,我們將共同創造、共享價值。在探討這方面時,根據強調重點的不同,人們會用“所有權經濟”(ownership economy)或給創造者以激勵的“創造者經濟”(creator economy)來描述新數字世界的經濟邏輯。因為與所有權和激勵關聯的是價值,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價值互聯網。
如圖1-1所示,元宇宙是第三代互聯網(Web 3.0)。
▲圖1-1 從三個角度看第三代互聯網
第一代互聯網是PC互聯網,第二代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第三代是我們的身體或數字化身可以走入其中的三維立體的互聯網。互聯網縮短了空間距離,改變了時間維度,增強了人與人的連接方式,但它一直是二維的。虛擬現實頭盔、可穿戴設備、體感控制等各種創新技術產品都試圖將互聯網帶向三維立體,現在似乎到了臨界點。
- 第一代互聯網是信息只讀的互聯網,價值流動很少;
- 第二代互聯網是信息可讀、可寫的互聯網,但價值主要是單向流動;
- 第三代互聯網則將實現信息和價值的雙向自由流動。
- 第一代互聯網,我們在其上消費媒介與內容,包括新聞、視頻、游戲、社交;
- 第二代互聯網,我們通過電商購買實物商品,也可以購買線下服務如外賣、打車;
- 第三代互聯網,我們不再只是用戶或消費者,越來越多的人將在其上工作和生活。我們可以在數字世界中獲得收入。
總之,元宇宙再次激發了我們對數字未來的期待,同時它又讓我們發現自己其實一直走在通往實體與數字融合的新世界的路上,我們周圍的世界在被數字技術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元宇宙代表的是對遙遠未來的想象。在我看來,如果能跳躍到未來,從遙遠的未來,元宇宙傳遞給今天的我們的訊息是——往前走,莫回頭。
關于作者:方軍,資深互聯網人、技術專家,現任快知實驗室合伙人、火大教育顧問合伙人,曾任創業邦執行總裁、現代傳播集團CTO。著有《元宇宙超入門》《區塊鏈超入門》《穿透式學習》等書。著作曾獲評CCTV"中國好書"。
本文摘編自《元宇宙超入門》,經出版方授權發布。(ISBN:978-7-111-70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