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芯片“減配”風波,對用戶坦誠更重要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歐拉汽車芯片“減配”事件在11月中旬曝光,一度沖上微博熱搜,12月6日被央視報道后,再次沖上了微博熱搜榜。
(圖源:新浪微博)
車主稱,“廠家宣傳歐拉好貓配備高通八核芯片,而實際卻是英特爾的Atom四核芯片,并且是5年前的老產品”。另外車主還投訴,車機系統使用卡頓,懷疑與芯片“減配”有關。
廠家給出了一系列解決辦法,用戶仍不滿意。
我們首先總結了造成事件現狀的三個主要原因:車企表述不明確,車企刪除關鍵證據,車企道歉態度不成熟。
既然芯片問題由車主發現,就先厘清他們掌握的證據,是否真的可以證明芯片“減配”的事實。
(圖源:新浪微博)
證據之一:車機系統硬件信息。歐拉好貓車機系統的CPU信息顯示,它確實是4核的英特爾芯片。廠家也在11月22的聲明里說“尚未配置高通8核芯片”,這一句里,廠家沒有直接承認“減配”。
證據之二:廠家的車型配置單。網上有兩個版本的配置單,在表述上有細微差別,一個是“智能服務處理平臺,采用高通專業車載處理芯片”;另一個是“智能服務處理器,采用高通專業車載處理芯片”。
處理平臺和處理器是一個意思嗎?二者其實是一種包含關系,處理器平臺是指根據處理器的性能搭建的機器配置。而處理器是一種芯片。
廠家可能已經在事件發生前,對宣傳物料里的表述做過修改,用戶拿到了不同的版本。
但配置單從來沒有認真描述“車載處理芯片”的具體型號和配置,到底是幾核的?不得而知。
(圖源:歐拉汽車)
(圖源:央視財經微博)
巧了!就是配置單上這幾個模糊的表述,剛好和歐拉官網上高通相關的介紹對應。
證據之三:歐拉官網“車型亮點”里有關咖啡智能和高通芯片的信息,剛好寫到“高通專業車載智能服務平臺”,并且詳細描述了這個平臺具有8核CPU等關鍵信息,而現在這個關鍵證據消失了,只剩下截圖。
(圖源:央視財經微博)
歐拉沒有回應刪改網頁內容的原因,但對配置表里的內容做了下面的回復。稱“處理平臺”內部有高通的通訊模塊,芯片確實是英特爾的。
(圖源:歐拉汽車App)
根據我們的調查,長城第一款使用八核芯片“高通SA8155”的車型WEY摩卡,今年5月21日才上市,并且長城與高通的合作是2020年4月開始的,去年12月底宣布首款使用8155芯片車型的上市時間。
而歐拉好貓,早在去年11月就上市了,它并不具備使用高通8155芯片的條件。
至于車主要求換芯片,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給汽車換芯片,就好比你有一部iPhone4,想換一個iPhone13的芯片,如果可以這樣提升性能,那維修手機的可就賺翻了。
至于車機系統卡頓和芯片的關系,小鵬的需求開發工程師給出了觀點:
車機芯片越好,性能越強大,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系統越流暢,因為車機上的導航、全景影像、語音識別、視頻播放等等各種應用都是靠著車機芯片支撐的。
但是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被高性能、高流暢度、高刷新率的手機寵壞了。
汽車圈不同于手機圈,汽車芯片的使用環境和耐久性要求更加嚴苛,汽車系統的安全和穩定至關重要。因此車企在選擇芯片時,首先考慮穩定,之后才是性能。
在車規級芯片硬件能力被限制的背景下,只能不斷地優化系統性能,提高用戶體驗。
12月7日晚的最新消息是,歐拉汽車已再次通過媒體誠懇的表達了歉意。
而之前一次道歉的風格是下面這樣的,網友評論“能不能好好說話”。
(圖源:歐拉汽車)
(圖源:抖音)
至于芯片事件如何收尾,歐拉希望用戶再給他們一些時間。
現在,芯片短缺是行業問題,有些車企的面對供應鏈和市場需求,處理的辦法就足夠坦誠。
此前,小鵬P5上市時毫米波雷達短缺,他們讓車主做決定是先要車,還是等到雷達到貨再提車。
(圖源:小鵬汽車)
實際配置與宣傳不符并不止歐拉,去年比亞迪漢EV在前期宣傳時稱該車芯片支持5G技術,并配備Dlink3.0系統,而實際交付到用戶手里的卻是僅支持4G通信的驍龍625芯片,系統也僅為Dlink2.0。
今年9月,比亞迪給出了解決方案,早期用戶可以加價2999元更換當初承諾的主機配置,這一舉措遭到了車主的嚴厲抨擊。
歐拉汽車去年曾定下年銷售10萬輛的目標,如果把目標改成設身處地的服務10萬車主,一定是另一種局面了。
芯片“減配”不像特斯拉剎車“失靈”危及生命安全,但暴露出車企在面對芯片短缺和銷售目標上調雙重壓力下的能力失衡。在傳播時,車企不應該一味呼喊配置高、版本新,應該多與用戶交流技術,讓用戶明白手機芯片和汽車芯片的差異,現階段,把溝壑填上比另起高樓更關鍵。
了解更多智能汽車內容,歡迎關注51CTO旗下“智能車指北”公眾號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