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發布對2022年及以后IT組織和用戶的十大預測
Gartner于今日發布對2022年及以后的十大戰略預測。Gartner的十大預測從三個方面探討了企業和IT領導人在持續中斷和不確定性中獲得的經驗教訓。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朝以人為本的方向推進、努力提高韌性以及超越期望的能力。
Gartner杰出研究副總裁兼院士級分析師Daryl Plummer表示:“我們從此次疫情中學到的經驗教訓是應預測意料之外的事情并做好同時向多個戰略方向發展的準備。致力于支持工作模式選擇、提高企業效率和加速轉型計劃的領導人在應對變化時具有更大的韌性。
“韌性、機會和風險一直是優秀業務戰略的組成部分,但它們在今天有了新的意義。今年的預測體現了從人才到業務模塊化,必須以更加非傳統的方式建立韌性,同時還必須以比以往更強的緊迫感對待機會和風險。”
到2024年,40%的消費者將故意誤導個人設備中行為追蹤數據,從而降低被收集個人信息的價值,使個人信息難以變為再銷售機會。
消費者日益意識到公司從他們的個人信息中獲取的價值以及在通過推薦算法操縱行為時,這些數據所起到的作用。作為回應,有些消費者正試圖采取各種策略破壞這種追蹤方法的有效性,例如通過分享虛假信息或點擊他們不感興趣的廣告或產品鏈接等。
Plummer認為:“消費者正在通過操縱算法和誤導數據來違抗‘如果你不是客戶,那么你就是產品’這句名言。無論是出于對隱私和安全的考慮,還是泄露錯誤信息或追求個人經濟利益,消費者這么做都是為了降低公司決策所依賴的個人行為數據的價值。”
到2024年,由于工作的自我導向和混合性質,30%的企業團隊將沒有經理人管理。
此次疫情使企業機構將敏捷性嵌入到業務運營的內部并將業務流程精簡到只剩下具有核心價值的部分。這包括從中心化的決策機制轉變為基于點對點網絡的決策機制,而后一種機制可以在混合工作環境中減少瓶頸并節省時間。隨著企業機構繼續采用混合工作模式,減少傳統的經理人角色可能是一種更加務實的效率提高方法。
Plummer認為:“在一個需要團隊賦權和自主性才能實現業務敏捷性的時代,作為工作指揮官和控制者的經理人已成為商業敏捷一個主要的障礙。企業機構仍必須保留對工作的規劃,優先級判別和組織安排,但需要將‘企業管理’與傳統的‘經理人’角色脫鉤,這樣才能受益于業務敏捷性和混合工作模式。”
到2025年,合成數據的使用將減少針對個人客戶的數據采集,從而避免70%的隱私侵犯違規。
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產生的數據,即所謂的合成數據,正在加速發展。合成數據可以代替真實數據,這將減少敏感信息的采集、使用或分享。由于不斷成熟并且存在地區差異的隱私法規對企業機構施壓,要求企業機構減少隱私侵犯風險并確保韌性,因此這一點意義重大。
Plummer認為:“由于合成數據可以反映未來的各種現實,而不僅限于真實數據所反映的過去,因此它使AI真正成為了預言師。大量質量高的合成數據將有效地幫助我們了解普通人類行為模式。”
到2024年,網絡攻擊將嚴重破壞關鍵基礎設施,使G20成員將采取武力進行回應。
網絡攻擊一直被各國視為犯罪而不是戰爭。但由于近期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一些政府正在通過專門的網絡防御單位為網絡戰爭做準備。
在短期內,企業仍是負責防御網絡攻擊的主體。但企業從來沒有被賦予擔任網絡戰爭第一道防線的責任,因此未來日益加劇的網絡攻擊將迫使軍隊介入,最終阻止非國家行為者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
到2024年,80%的受訪首席信息官將通過業務能力組裝方式,將業務模塊化并重新設計列為加速業績提升的五大原因之一。
Plummer認為:“市場動蕩在疫情之前便已出現并將在疫情之后延續。努力回歸穩定并不能使企業機構在當前中斷之后的‘恢復’階段茁壯發展。
積極進取的首席信息官正在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將市場不確定視為一種機會。業務組裝能力或業務流程的模塊化重新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相互耦合性,使我們能夠快速、輕松、安全地重新組合工作流。它有效填充了企業機構的工具箱,使首席信息官能夠駕馭業務加速變化所帶來的風險。
到2025年,75%的公司將與非目標客戶“分手”,其原因是維系此類客戶的成本超過了獲取合適客戶的成本。
企業機構常常清除銷售渠道中潛在非目標客戶,但很少有企業機構會在他們購買產品或服務后,主動把此類客戶認定為非目標客戶并與他們“分手”。但無論是滿足此類客戶需求所花費的時間,還是可能產生的機會成本、品牌降級和長期利潤侵蝕,維系這些客戶都會產生高昂的費用。
從現在起到2026年,全非洲的開發者人才將增加30%,這將幫助非洲轉變為一個全球領先的創業生態系統,并且其創投基金增長率能與亞洲相媲美。
大量創投資本的流入使得非洲地區的一些國家通過開發“創新中心”來擴大大型企業和初創企業之間的合作,進而吸引人才和外國投資。例如肯尼亞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被譽為東非的“硅谷”,其10億美元科技生態系統為創業家、投資者和技術專家提供了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空間。
到2026年,非同質化通證(NFT)游戲化將推動企業躋身市值排名前十公司之列。
NFT正在成為一種利用超通證化實現業務模式成倍增長的方法。NFT的價值定位基于以下預期:在一個由志趣相投的人所組成的網絡中,買家愿意為數字人工制品支付更多的錢。
Gartner預測,到2024年,50%的上市公司都將有某種支撐其品牌和/或數字生態系統存在的NFT。NFT將成為一種支撐數字生態系統影響力并加速企業市值增長的強大營銷工具。
到2027年,低軌道衛星將把網絡覆蓋范圍擴大到全球10億最貧窮的人,幫助其中50%的人擺脫貧困。
衛星回傳技術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部署蜂窩基站的安裝和運營成本。衛星還能夠根據客戶的位置提供島嶼式連接。隨著LEO(低地球軌道)衛星群的出現,我們將能夠以經濟的方式將網絡覆蓋范圍擴展到人口稀少的地區。
Plummer認為:“網絡的到來使人們可以參與一個更大生態系統的經濟和政治活動。新增的數十億新‘網民’將在文化和內容方面對現有的互聯網產生深遠影響。”
到2027年,《財富》前20強企業中有四分之一將被那些對潛意識行為進行大規模挖掘并施加影響的公司所取代。
Plummer認為:“大多數高管已經意識到,每家公司都是一家技術型公司。未來十年的贏家將是神經挖掘領域的專家,他們將使用應用行為智能和相關技術來大規模地分析、了解和影響人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