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大規模MIMO提高了5G運營商在速度測試中的容量和可用性
多年來,關于寬帶是否應被視為與基本公用事業類似的基本公用事業一直存在爭論。通過將寬帶貼上公用事業的標簽,使寬帶變得更實惠和更容易獲得。
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強化了寬帶在日?;顒又械闹匾?。隨著人們工作和互動的方式轉變為正在出現的“新常態”,寬帶容量的擴張和5G技術的實施可能會加速。
移動寬帶的經濟效益
根據GSMA的數據,移動技術和服務在2020年創造了4.4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1%。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4800億美元,略高于4.8萬億美元。
在發展中和發達市場,過去二十年移動技術對經濟的影響分別占GDP的4.3%和2.8%。展望未來,GSMA還估計,憑借5G技術能夠提供高達100倍的速度和10倍的延遲減少,這可能會導致未來10年全球收入增長2.1%。這進一步凸顯了5G在促進經濟和生產力增長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數字技術處于各國疫情后復蘇的最前沿的情況下。
5G的現狀
ABIResearch預測,2025年全球5G用戶數量將從2020年的2.2億增至24億,五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61.3%。根據總務管理局(GSA)的一份報告,截至2021年8月中旬,目前共有72個國家/地區的176家運營商推出了5G商用網絡,高于一年前的41個國家/地區。
運營商在5G網絡中的投資地圖
預計5G將在三年半內達到10億用戶,而4G為四年,3G為12年。5G的這種指數級增長主要是由于更快的速度和超低延遲支持更多的消費者和企業用例。支持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云游戲和固定無線接入(FWA)等許多新服務和應用的能力意味著5G可以幫助運營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并提供尖端服務。
此外,商用5G設備的數量多年來呈指數級增長,截至2021年7月,已有600多個可用。
5G寬帶到5G智慧城市
5G部署的速度和可用性也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發揮作用。疫情還推動城市走向無線,其災害和疾病管理的自主形式因素對于確保城市的彈性和安全性非常寶貴。從中國廣州實時監測溫度的5G智能城市機器人到泰國的5G自動駕駛汽車進行非接觸式醫療交付,5G提高了人口覆蓋范圍、彈性和數據吞吐速度,以促進智慧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