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團隊驗證API的三種好方法
譯文【51CTO.com快譯】由于與API集成是一個常見的應用程序和數據集成需求,開發團隊應考慮使用工具來幫助審查功能和測試假設。如果組織與許多SaaS、企業和其他第三方工具集成,還應考慮加快開發速度、提供強大的集成功能,并執行集成方面運營功能的集成平臺。
以下是API驗證的三種不同方法。
IFTTT平臺支持什么樣的集成?
假設需要與一種常用的SaaS平臺集成。在這種情況下,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查看If This Then That(IFTTT)平臺支持什么樣的操作和觸發器、觸發API所需的數據以及它所返回的數據類型、格式和質量。
Zapier與3000多個應用程序集成,可以查看和測試觸發器和操作。集成可以很簡單,用于將新記錄從一個應用程序推送到另一應用程序;也可以比較復雜,利用過濾器、路徑、格式及其他功能。一個應用程序中的觸發器需要在第二個應用程序中找到正確的記錄并更新時,后面的步驟通常是必要的。格式功能還支持數據清理及其他數據操作。
Zapier還提供測試和監控集成的工具。這些運營功能在驗證較復雜的集成和API時非常有用,不同的場景會觸發各種類型的操作。
其他IFTTT自動化工具包括 Automate.io、IFTTT、Integrately、Tray.io 和 Workato。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測試和開發API概念驗證,作為快速的起點。但是開發人員可以借助這些工具來創建、測試和踐行所需的集成時,開發團隊也應該考慮在生產環境中使用它們。
使用測試驅動的開發方法來驗證API
如果需要與非商業第三方API或未連接到IFTTT平臺的行業特定平臺集成,會怎樣?或者如果更復雜的集成、工作流程編排、數據操作或數據量使得使用IFTTT平臺不那么誘人,該怎么辦?
開發團隊可以考慮測試驅動開發(TDD)方法來驗證和原型設計API。這種方法要求開發團隊在直接在組合服務或應用程序中使用API的功能之前,構建單元測試和更高級的編排、自動化和持續測試。
開發API和微服務時,TDD是一種強大的方法,因為它定義并記錄了預期的用途和邊界情況。測試自動化有助于標記可能對下游產生影響的任何服務更改。
使用第三方API時,該方法同樣有效。開發人員可以使用Postman等工具導入API規范、了解API、構建測試套件,然后將測試集成到持續集成/持續交付(CI/CD)管道及其他DevOps工具中。值得關注的其他工具包括Katalon、RapidAPI、Parasoft和SmartBear ReadyAPI。
這種測試不僅有助于驗證API,開發人員還可以在以后使用它們用于自動化和持續測試。在生產環境中,它們有助于驗證第三方API更改是否及何時破壞測試,是否及何時需要審查和修復使用它們的任何服務和應用程序。
使用低代碼集成平臺來構建可重用網關
如果您計劃與多個平臺集成,集成需要可在眾多服務和應用程序中重用,又會怎樣?也許貴組織在定制需要與HubSpot、Workday、SAP 或其他平臺集成的員工入職應用程序、營銷工具和現場運營工作流程。
我與Boomi的產品負責人Ed Macosky探討過與大中型組織中的每個人共享數據以及支持工作流程和協作方面的機會。這些組織需要的不僅僅是驗證API,它們還需要可擴展的集成流程。他這樣描述挑戰:“開發人員如何解決這種將每個人連接到一切的端到端情況,比如連接所有數據源、了解組織內的所有數據、集成該數據、開發服務、創建用戶驅動的工作流程,并暴露給吸引用戶的前端應用程序?”
Boomi等集成平臺帶有與常見SaaS和企業平臺對接的連接器,以及可實現快速開發、測試和部署的低代碼工具。一次集成可以為多個下游應用程序和組織服務提供服務,而不是創建點對點集成。
其他集成平臺包括Jitterbit、MuleSoft、PMG和SnapLogic。應用程序集成或集成平臺即服務(iPaaS)平臺有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包括易用性、數據管理功能、運營功能和自助服務選項。
對于希望根據不同業務需求和部門工作流程定制體驗的組織而言,使用集成平臺極具戰略意義。比如說,可以定制入職應用程序,為加入某個工作崗位的人員僅顯示基本步驟,讓新的技術員工可以選擇設備或銷售代表設置旅行偏好。
開發人員記住這點很重要:驗證API只是集成之旅的第一步。然后,開發人員需要創建可重用、可擴展、可靠且受支持的集成。要做好這一點,需要將集成插入到旨在支持與預期的業務服務級別目標集成的運營環境中。集成和iPaaS平臺提供了這些選項,對于希望將集成作為一項核心開發和運營能力的組織來說大有助益。
原文標題:3 good ways to validate APIs,作者:Isaac Sacolick
【51CTO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