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匯總:各大代表熱議5G發展
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如今正像水、電一樣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而自2019年正式啟動商用以來,我國5G發展也是交出了一份高水平答卷。目前,我國5G基站已建成超過71萬座,5G連接用戶超過2億人次,各地5G網絡建設、應用探索邁上新臺階,為十四五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展望十四五,在數字中國加速建設下,5G發展無疑是重中之重。5G作為一個關鍵點,將帶動千萬面,根據中國信通院預計,2025年5G將直接帶動高達10萬億元的經濟產出,帶給人們無限暢想生活,未來潛力無限。基于此,在今年兩會期間,5G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熱議話題。
那么,具體代表們都是如何熱議5G的呢?本網搜集整理了部分觀點,以供大家參考:
5G助力安全生產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認為,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復雜嚴峻,煤礦、非煤礦山、危化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高風險特征及事故隱患多發,而5G有望解決這一問題,助力安全生產。其建議,加強5G﹢安全生產政策牽引,突破行業應用瓶頸,加快5G在安全生產領域的落地與深度應用,推動5G與安全生產融合發展。
5G促進醫療建設
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認為,隨著5G等新技術的涌現,“互聯網﹢醫療健康”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5G﹢醫療健康”正成為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其建議,快制定“5G﹢醫療健康”發展規劃;擴大5G等基礎設施的覆蓋面;打造5G+醫療行業標桿;促進“5G﹢醫療健康”規模化發展;加強對“5G﹢醫療健康”的分類指導。
5G補足教育短板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認為,5G能縮短城鄉教育差距,通過將優質教育資源傳送到偏遠地區學校,能緩解優質教師資源不足壓力,讓鄉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其建議,可先在農村的中小學附近建設5G微基站,布局校園信息化聯網系統。同時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偏遠地區學校的5G建設。
5G革新傳統文化
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認為,以戲曲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當前面臨“四難困境”:搶救難、演出難、宣傳難、傳承難。如何讓戲曲更快更好地“觸網”,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抓住5G這一重大技術風口是關鍵。其建議,打造一支推動戲曲數字化的“國家隊”,組建國家級5G數字戲曲實驗室。
5G推動鄉村振興
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云勇認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方向,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5G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在鄉村振興中也十分重要。其建議,將數字鄉村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和700MHz頻譜資源定位于覆蓋包括鄉村地區人口在內的全體移動通信用戶的基礎公共資源;探索研究開發更低頻通信用于數字鄉村5G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