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揚言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竟淪為商演工具,人工智能終究還是太燒錢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不同行業的更替迭代中,人工智能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早在人工智能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有無數科學家對其抱有無限期待:人工智能領域將會是未來1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過,從那時起,關于人工智能的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隨著人工智能的日漸強大,是否終有一天會取代人類?
索菲亞4年前曾揚言毀滅人類,4年后卻淪為商演賺錢工具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4年前橫空出世的索菲亞機器人,這臺由漢森公司推出的仿生女機器人一經面世就引發了無數的關注。在一次公開場合的采訪過程中,索菲亞機器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要“毀滅人類”,當即引發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爭議。隨著漢森公司隨即發表聲明表示,索菲亞機器人的言論都是實現設定好的,不代表它本身具有主體思維,因此毀滅并取代人類完全是無稽之談。但是當時的人們對于此說法并不買賬,諸多科技大佬都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擔憂。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僅在4年之后,那個曾令人感到恐懼的索菲亞機器人就已經輪了商演當中的賺錢工具,這樣的時過境遷也不禁令人唏噓。漢森公司表示,雖然索菲亞機器人具有十分超前的設計理念,但是并沒有成功地打開市場,當年的一番言論似有不妥,因此索菲亞機器人并未有進一步的應用,只能為公司進行商演,來彌補之前投入的研發成本。
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引發因人類擔憂,科技改變生活or被取代成為經久不衰的辯題
隨著索菲亞機器人并未能如愿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但是近些年來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的確是讓我們始料未及的。索菲亞機器人當年的那句“毀滅人類”或許是一次博眼球的宣傳語,或許是人工智能在初期還沒有完全隱藏好的野心罷了。一直以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各種爭議,畢竟科技力量對于人類生活而言的確是一把雙刃劍,科技不僅能夠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進一步提升生活效率,同時過于依賴科技也會導致人類走上被科技取代的命運。
人工智能的偉大愿景不敵商業化變現,機器人改變人類生活任重而道遠
不過,現階段討論人工智能是否會完全取代人類還為時尚早,因為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并沒有那么理想。誠如全球最為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發公司——波士頓動力,其發展也可謂是跌宕起伏。自1992年成立以來,波士頓動力最近的10年里三次易主,而最近的一次被收購則是以11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韓國現代。
波士頓動力的例子足以說明,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人項目在短期內很難實現商業化盈利,其燒錢程度成為了科技發展的絆腳石。即便是人工智能被賦予了更多的偉大愿景,但是在人類的現實生活面前,科技進步依舊要考慮到物質基礎的支撐,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