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發布2020年《企業云指數報告》, 92%的中國企業認為混合云是是最理想運營模式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毋庸置疑,混合云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
Nutanix發布的2020年《企業云指數報告》顯示,全球企業正采取成功運行混合環境所需的初期重要舉措,其中86%的受訪者認為混合云是他們理想的運營模式,中國則有92%的受訪者持這一觀點,超出全球水平。此外,運行私有云、公有云和傳統數據中心的混合模式的全球受訪者要高于其他任何類型(達到近26%),這很可能是混合云部署的前兆。
Nutanix 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馬莉
Nutanix 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馬莉在近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混合云、多云戰略是Nutanix所有客戶的共識,也是讓Nutanix能夠真正發揮自身作用、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做出貢獻的根本所在。因此,Nutanix 在中國市場將會大有可為。
混合云成為企業理想的運營模式
今年,是Nutanix第三次發布《企業云指數報告》。
溝通會上,Nutanix 中國區技術總監夏峰首先對本次報告的核心內容進行了分享。記者注意到,在中國市場,除了92%的受訪者認為混合云是理想的運營模式之外,使用非云數據中心的用戶也有了大幅的下滑。數據顯示,2020僅有11%的中國受訪企業表示目前僅使用傳統的非云技術數據中心架構,而去年該比例高達55%,前年甚至超過70%,這一數據也有力證明,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接受了云服務的模式。
夏峰表示,中國企業在數字化、上云方面更堅決、更徹底,一方面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對科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新基建加速了上云的步伐;另一方面也有疫情的驅動因素。
“企業可能將傳統數據中心轉向私有云模式、公有云模式,也有可能是多種公有云的架構模式,或者私有云和公有云組成的混合模式。”夏峰強調,混合云不是簡單地把私有云、公有云放在一起,而是各云基礎架構之間有一定程度的互操作性。現在的很多混合架構模式,并沒有互操作性,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混合云。
談到混合云在哪些行業中認可度更高,夏峰認為如金融行業、醫療和教育行業、快消行業、物流行業,以及部分傳統制造業等,會出于不同的原因更多地考慮部署混合云架構。
在2020年《企業云指數報告》中,Nutanix還對未來5年混合云的部署情況進行了預測。報告顯示,全球企業計劃將大量投資轉移到混合云架構上,中國受訪企業與上述趨勢保持了高度一致,計劃未來5年內將混合云的使用率提升38%,會逐步地從單一公有云、簡單的多公有云、簡單的混合模式和簡單的私有云模式,以及傳統的數據中心架構,慢慢地轉變成混合云的模式。
夏峰表示,Nutanix希望讓企業在運行應用時,不用顧慮它是在公有云還是在私有云上,無論是在云化的企業數據中心內部、私有云,還是在不同的公有云上運行應用時,都沒有交互性障礙。
超融合基礎架構持續增長
作為一家以超融合基礎架構進入中國的企業,Nutanix發布的2020年《企業云指數報告》肯定少不了對于超融合基礎架構的調研。
報告顯示,目前僅有1%受訪企業表明沒有部署超融合基礎架構的計劃,已經部署超融合基礎架構的企業占受訪者的18%,正在部署的占29%,未來12個月內將部署的占37%,中國企業越來越認可超融合基礎架構的作用。
實際上,在2020年12月Gartner最新發布的超融合軟件魔力象限報告中,Nutanix仍然處于領導者的地位。由于Gartner首次推出了超融合軟件這一新領域的報告,并對超融合軟件供應商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今年進入領導者區域的玩家越來越少,這也充分證明Nutanix自2018年開始的軟件轉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市場研究機構所認可。
Nutanix 中國區資深產品經理吳孔輝表示,Gartner之所以強調軟件架構的能力,一方面,主要是考慮到目前用戶對于硬件廠商和軟件廠商開放的需求,包括混合云需求。他表示,很多私有云廠商最核心的是軟件同構,軟件互操作性,而并非一模一樣的硬件。所以,Gartner 也認為這是一種市場趨勢。另一方面,超融合軟件單獨的市場份額已經足夠大了,已經完全可以做一份報告出來。
馬莉表示,超融合或混合云架構最大的優勢是讓客戶把注意力或人力,從原有的IT基礎架構部署和運維當中解放出來,把主要精力放到業務和應用上。在企業未來的戰略轉型中,所有企業的IT人員應該將重點放在對業務的理解和讓IT為業務所用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她強調,在超融合或者混合云上,Nutanix希望能夠給客戶提供一個簡單的,易于部署、安裝,同時又易于擴展的平臺,把客戶的精力解放出來,以關注其業務,從而應對業務變化的靈活性和安全性需求。
實際上,這也是Nutanix在中國獲得快速持續發展的最主要原因。
據馬莉介紹,Nutanix在中國的客戶數量非常多,即使是疫情期間客戶增長也沒有一點放緩,越來越多的新客戶在接受超融合作為其企業的IT基礎架構。此外,Nutanix 很多原來傳統存儲行業的合作伙伴也在尋找一些新型的合作方式,從存儲到計算、管理和運維實現統一,這也是Nutanix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在疫情期間持續增長的兩個重要原因。
馬莉表示,從去年開始,Nutanix 就已經開始在本地發展新的合作伙伴,而且不僅僅是在銷售方面,更是多方位、多生態、多形態的全新合作。諸如聯想、世紀互聯、浪潮等,都是Nutanix的合作伙伴。此外,Nutanix還與鼎甲、奇安信有一些互認證。可以說,在中國產業生態里,Nutanix 不僅注重合作伙伴和經銷商的數量,也希望能夠發展在ISV、云服務商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從而提高市場覆蓋率。
經過幾年在中國市場的深耕細作,Nutanix的客戶也遍布各行各業,包括新東方、新松、青島啤酒、上海大眾、富國基金、華南師范大學等等,都已經成為Nutanix的客戶。
數據顯示,截至2021財年第一季度,Nutanix相比去年同期實現了21%的客戶增長,以及18%的合作伙伴增長。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