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寫代碼有這10個好習慣會漲工資?
計算機是最誠實的。程序運行不對,首先不要懷疑機器的問題。99.99%的情況下,是你的代碼出了問題。遵守一些原則,養成一些好習慣,可以幫你節省時間并且寫出簡潔美觀的代碼!
1. 修改完代碼,自測一下是每位程序員必備的基本素養。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就算只改了一個變量或者只改了一行配置代碼,也一定要自測。嚴格要求自己,不要怕麻煩,這樣可以規避之后很多不必要bug。
2. 方法入參盡量都檢驗,例如入參是否允許為空,入參長度能否符合你的預期長度。你知道嗎?很多低級bug都是不校驗參數導致的。假如你的數據庫字段設置為varchar(16),對方傳了一個32位的字符串過來,你不校驗參數,插入數據庫直接異常了。
3. 修改老接口時,思考接口兼容性。這是一個新手程序員容易犯的錯誤。很多bug都是因為修改了對外老接口,卻不做兼容導致的。關鍵這個問題大部分比較嚴重,可能直接導致系統發版失敗。如果你有在原來接口上修改的需求,尤其是對外提供服務的話,必須考慮接口兼容。
4. 對于復雜的代碼邏輯,添加清楚的注釋。平時是沒有必要寫太多的注釋,好的方法變量命名就是最好的注釋。但如果是業務邏輯很復雜的代碼,就非常有必要寫清楚注釋,有利于后面的維護。
5. 代碼采取措施避免運行時錯誤。日常開發中,我們需要采取措施避免數組邊界溢出,被零整除,空指針等運行時錯誤。
6. 優先考慮批量進行。因為在循環里遠程調用、不在循環里操作數據庫比較耗網絡、IO資源,所以盡量不要,能批量一次性查回來盡量不要循環多次去查。但也不要一次性查太多數據,最好分批500一次。
7. 多線程異步優先考慮恰當的線程池,而不是new thread,同時考慮線程池是否隔離。使用線程池有這幾點好處,它幫我們管理線程,避免增加創建線程和銷毀線程的資源損耗。提高響應速度以及重復利用。同時需要考慮線程池隔離,不同的關鍵業務分配不同的線程池,線程池參數也要適當考慮。
8. 調用第三方接口,需要考慮異常處理,安全性,超時重試這幾個點。異常處理:你調別人的接口,如果異常了怎么處理;超時:沒法預估對方接口一般多久返回,一般設置個超時斷開時間,以保護你的接口;重試次數:需要站在業務上角度思考你的接口調失敗,需不需要重試這個問題。
9. 主從延遲問題考慮,一般數據庫都是有主庫,從庫的。寫入的話是寫主庫,讀一般是讀從庫。如果發生主從延遲,很可能出現你插入成功了,但是卻查詢不到的情況。假如是重要業務,需要考慮是否強制讀主庫,還是再修改設計方案。雖然有些業務場景也可以接受主從稍微延遲一點,但寫完操作數據庫的代碼,還是要習慣性想想是否存在主從延遲問題。
10. 為重構分配時間,每一次混亂都在產生技術負債。像金融一樣,時間越長,產生的債務就越多。對于普通開發人員來說,花上幾天時間清理代碼聽上去并不是那么美好。這就是為什么要養成每天償還一點債務的習慣。做好時間規劃,長此以往完善的代碼數量將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