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和Kubernetes對數據中心托管意味著什么?
應用程序的容器化是過去十年中比較大的IT趨勢之一,但它似乎對數據中心的托管行業的影響并不大。容器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簡化了應用程序部署,而下面的硬件和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卻保持不變。
然而,現在通過一些方式,容器為主機托管打開了重要的機遇。這些契機可能促使更多企業從公有云遷移到托管的數據中心,同時也增加了數據中心托管服務提供商之間的競爭。
像Docker這樣的軟件平臺可以在相互隔離但不需要傳統的VMware風格虛擬化的環境中部署應用程序。當然在虛擬機內部運行容器也有其有充分的理由。
在過去的十年中, 由于各種原因,容器以及有助于管理容器化應用程序的工具,比較著名的就是Kubernetes,已經大受歡迎。它們將應用程序從一臺服務器遷移到另一臺服務器成為可能,而無需重新配置或重建應用程序。與虛擬化管理程序相比,它們消耗更少的硬件資源。它們僅需幾秒鐘即可啟動,而傳統的裸機或虛擬機環境可能需要幾分鐘才能啟動。它們主要使用開源技術構建,從而降低了購置成本和用戶擔心的供應商鎖定問題。
容器將如何改變托管數據中心?
當然,企業可以將容器化的應用程序部署在托管數據中心中,就像可以將其部署到其他任何地方一樣。但是這對托管行業意味著什么?
從公有云到托管
也許最重要的是,容器有望使企業更輕松地在公有云和其他數據中心之間移動工作負載。
如上所述,容器化應用程序通常可以從一臺服務器無縫移動到另一臺服務器,而幾乎不需要重新配置。這使得容器化工作負載與在虛擬機或裸機上運行的工作負載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正在公有云中運行虛擬機或裸機服務器,并且想要遷移到托管數據中心,則需要從頭開始重建大量環境。比如,不能只是將位于公有云的計算實例環境拖放到同一位置的服務器上。對于已經在云中啟動并運行了基于虛擬機基礎架構的企業而言,這一需求很強烈。
但是,如果將在公有云(或私有云、混合云)中運行的應用程序進行了容器化,則可以在幾周內將它們遷移到托管的數據中心。當然,根據需要也可以將它們隨時的遷移移回云中。
因此,容器可能會加速企業在云和托管中心之間轉移工作負載的趨勢,同時降低在一種類型的平臺或另一種平臺上部署應用程序帶來的承諾水平。
托管基礎架構上的私有云和混合云
類似地,容器和管理工具如Kubernetes,簡化了構建可伸縮,基于服務的私有云或混合云的工作,將它們也能夠托管在托管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上。
過去,如果想將共置基礎架構轉變為私有云或混合云,則需要像OpenStack或vCloud這樣的平臺,它們很難輕松擴展或與公有云服務集成。但是,使用容器和Kubernetes,企業將享受巨大的可伸縮性。
如果想構建混合架構,那么容器將讓企業能夠在私有的基礎架構上運行與公有云中相同的技術,因為所有公有云提供商均提供了對Docker和Kubernetes的全面支持。而OpenStack或vCloud卻存在挑戰,這使得公有服務和私有服務之間的接口更容易,以便構建部分依賴于共享基礎架構的混合云。
充分利用托管的硬件
容器對托管客戶的第三個好處是,容器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因為它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硬件資源。換句話說,因為容器不增加虛擬化的開銷,所以它們可以以相同的成本在同一服務器上運行更多應用程序。
可以肯定的是,容器相對于虛擬機的性能效率是有限的。最好的情況下,它們可能會將其降低10%或15%,而在通常情況下則可能降低5%。即便這樣,容器也讓托管變得更有吸引力。
在托管數據中心之間遷移
容器使在公有云和托管數據中心之間工作負載遷移變得更加容易。顯然,企業從一個托管商遷移到另一個托管商,也能做同樣的事情。
顯然,容器的屬性將促成托管提供商之間的更多競爭,而客戶最終卻收益。當客戶可以毫不費力地打包并遷移到其他提供商時,托管供應商將需要提供更好的價格、服務、更廣泛的地理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可靠性,才能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
總結
所以,容器正在改變托管數據中心行業,容器和它們幫助啟動的云原生趨勢雖然對托管行業不是顛覆性的,但卻為托管中心帶來更大的便攜性,成本效益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