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AI,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11月15日,由國家信息中心、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指導,華為主辦的“華為智慧城市峰會2019”在深圳隆重召開,7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者、參與者及行業權威專家參與了本次峰會,共同探討智慧城市產業洞察、技術、解決方案和建設經驗。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楊學山,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政府總裁、政企云總裁楊瑞凱等出席并致辭。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民
區塊鏈為解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跨部門信息共享、跨領域業務融合、跨城市協同發展、跨行業誠信約束等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建議:一是完善數據共享鏈,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規則透明、加密傳輸、不可篡改、便于追溯的特征,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二是優化產業生態鏈,通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價值網絡,消除生產生活領域不必要的尋租性中介,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各產業領域和城市間自由流動;三是創新民生服務鏈,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四是打通技術創新鏈,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探索數字經濟模式創新;五是強化安全監管鏈,引導和推動區塊鏈開發者、平臺運營者加強行業自律、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區塊鏈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安全有序應用。
深圳市副市長 王立新
深圳是國家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積極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示范應用和有機融合。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表示,通過開展“秒批”改革,實現部分政務服務零跑腿、零排隊、不見面,自動批,讓市民辦事更快捷;通過推廣交通領域無感支付應用、地鐵站點掃碼乘車,讓市民出行更便利;通過建設電子健康卡管理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機構一網聯通,看病就醫一碼通;通過開展食品安全溯源建設,讓市民用餐更放心。他提到,華為發布的5G+AI智慧城市新理念,恰好契合深圳今年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關于率先實現5G基礎設施全覆蓋及促進5G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將在2020年8月底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和獨立組網,為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屆時深圳將成為全球第一個5G基礎設施全覆蓋的城市。
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政府總裁、政企云總裁 楊瑞凱
智慧城市是華為長期投入的業務方向,擁有1100多家解決方案合作伙伴,面向全球40多個國家和200多個城市提供智慧城市的服務。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政府總裁、政企云總裁楊瑞凱表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設能幫助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實現高效的城市治理和為民服務,帶動城市的數字產業發展,為傳統產業的升級發展帶來新動能。在未來的業務發展中,數字孿生將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階段,是實現一個城市精準、高效治理、管理服務的手段和好抓手。面向未來,華為將依托自己在5G、AI及智慧城市運營方面的積累,聯合生態合作伙伴,推動城市進入數字孿生時代。新技術帶來新體驗,新技術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未來,在城市的綜合治理和為民服務上也將邁進真正的智能時代。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楊學山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楊學山提出了與創新鏈和生態鏈相關的新思考。從流程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一直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創新,乃至文化、習慣的創新,構成了智慧城市發展的創新鏈。政府和市場、金融和實業、智慧城市各個參與者相互之間的行為,構成了智慧城市的生態鏈。智慧城市發展,要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統領之下,使城市管理精細精準,公共服務公平合理、優質高效,經濟發展轉型,為百姓提供更多服務、保證百姓生活質量。而這些的實現,需要從技術上、產業上、基礎設施上、平臺上、流程上、制度上、法律上、個人行為上創新,讓利益相關各方朝著共同目標形成合力的生態鏈。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 單志廣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帶來了推進未來智慧城市轉型路徑方面的思考:推動智慧城市的深化發展,要做好城市技術應用、業務模式、服務效果、治理方式、產業經濟、系統特征、系統能力、系統結構、設計原則、載體特征、技術實施路線、建設運營模式等方面的轉型。具體而言,智慧城市要從傳統孤立、分散應用轉向融合性、一體化的應用;從供給側主導的業務模式轉向以人民為中心;智慧城市提供的服務從盡力而為轉向無微不至;治理方式從粗放轉向精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治理新格局;從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守土有責的穩態系統,轉向全程全時、全響應、全模式、靈活敏捷、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敏態系統。他強調,智慧城市的建設是長期工程,要找出智慧城市長效運營的根本性的、有內生動力的機制。
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總裁胡芳
5G時代到來,萬物互聯變成現實,AI的加速發展實現虛擬與現實深度融合,智慧城市進入了孿生新時代。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總裁胡芳表示,華為通過提供新聯接、新智能、新體驗、創造新價值,多層次賦能孿生新時代:“新聯接”包括全域感知和全聯接,通過物聯網、5G、AI、BIM等技術實現城市“數字孿生”;基于城市數字平臺,賦予城市“新智能”;而基于城市數字平臺提供的開放能力,聯合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滿足城市業務應用需求的應用解決方案,滿足城市服務對象的業務需求;最終,城市數字孿生一體化,重塑城市規劃、管理、協同及發展。
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巡視員 陳朝祥
經過持續探索和改革創新,深圳的信息社會指數和智慧城市發展程度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巡視員陳朝祥談到,通過政務服務APP,一個賬號辦理所有服務、開通了刷臉認證等功能,該APP已上線4200多項服務服務事項;300項高頻事項可在全市范圍內跨區域辦理,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區、市民辦事不出街”;構建了全市“1+12+N”一體化運行體系——1個數字政府運行指揮中樞+12個區域運行指揮中心+N個委辦局指揮中心,實現全市指揮中心上下聯動;深圳交警采用大數據平臺,形成“交通大腦”,打造了全面綜合的智慧交通服務體系;2018年底,深圳市年萬車事故死亡率約為0.9,成為國內實現道路交通事故年萬車死亡率低于1的大中型城市,交警聯合創新提升深圳道路通行率8%,基本達到世界先進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深圳市光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 王妍
深圳市光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王妍提到,自2018年開展的“智慧光明”項目在全市首創“項目管理技術服務+設計、監理預選庫+信息化項目總承包+基礎設施實施”建設模式并初見成效:“i深圳”光明子門戶開通政務大廳在線預約、場館預約、學區查詢等六大類51項服務,實現“一屏智享生活、一號走遍光明”;建設14條主要干支流的地表水監測設備,構建全年24小時全方位的河流污染實時監測網絡,形成全區生態環境信息一張圖;率先試點建立“市、區、街道”三級聯動指揮體系,實現全區應急指揮調度過程“看得見”、“喊得通”、“調得動”;創新建立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建立群眾訴求服務平臺;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滿足居民自助繳費、導診導航、健康管理和咨詢、檢驗結果線上查詢等需求;建設智慧安居平臺,開通線上申報、物業管理、維修維護等公共服務。
華為EBG ICT規劃與咨詢部部長吳涉丹
智慧城市需要長期的戰略定力,從頂層規劃出發的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突破智慧城市陷阱的關鍵方法,評估評價需要貫穿始終。華為EBG ICT規劃與咨詢部部長吳涉丹發布了華為智慧城市頂層規劃咨詢方法論、CTIME智慧城市評價體系,以及智慧城市頂層規劃方法論白皮書。他強調了架構的重要性,通過頂層規劃夯實基礎,一張藍圖、統一架構,是突破智慧城市陷阱的關鍵。架構設計的原則,是以業務對象即市民、企業、政府為綱,承載城市治理價值流,導出城市業務能力框架,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在技術解決方案架構上,華為提供了“1+1+N”解決方案——通過打造1個智慧底座、構建1個智慧中樞,使能N個智慧應用。當前,華為智慧城市頂層規劃咨詢方法論在全球已有超過100個成功實踐案例。
華為智慧城市咨詢規劃伙伴深度合作發布
華為智慧城市業務應用伙伴深度合作發布
近年來,華為聯合合作伙伴已經為國內外100多客戶提供了智慧城市咨詢規劃服務;下一步,華為將與合作伙伴就咨詢規劃方法論、基礎研究、行業研究、高端戰略研究等開展一系列深入合作,助力國內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發展。在智慧城市業務應用領域,華為與多家業界優秀的合作伙伴進行了聯合解決方案的對接、開發、驗證,共同為客戶提供了IOC、政務、旅游、農業、教育、環保等諸多領域的優秀解決方案。本次峰會上,華為和多家合作伙伴共同見證“華為智慧城市咨詢規劃伙伴深度合作”和“華為智慧城市業務應用伙伴深度合作”的發布。
華為智慧城市聯合解決方案發布儀式
會上,華為分別同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泰華智慧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欣緯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面向智慧城市全業務領域的八大聯合解決方案。本次發布的八大聯合解決方案——涉及智慧政務、智慧城管、智慧應急、智慧水務、社會治理等——均是智慧城市建設新階段亟需、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特色的硬核,是華為與合作伙伴們聚焦“平臺+生態”戰略的重要結晶,同時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探索、創新實踐的成果分享。
隨著5G、AI、區塊鏈、物聯網等的快速發展,基于數字孿生理念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將不斷融合智慧城市的先進建設經驗并持續迭代優化,推進國內“數字孿生智慧城市”落地,促進現代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