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高管:要自主開發Google的替代產品還需很多年
華為公司高管承認,在受到美國制裁沖擊后,華為正在努力更換其手機上的 Google 應用,而要開發自主生產的替代產品還需要很多年。
華為高管們對《金融時報》表示,華為是一家處于中美“科技戰”漩渦的中國通信科技公司,正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不利影響。
華為仍未找到谷歌出售的計算服務的替代品華為美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可以找到之前從美國購買的大部分設備器件的替代品,但沒有找到谷歌出售的計算服務的替代品。
華為美國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 Joy Tan 表示:“在美國發布實體清單之后,我們能夠找出一些替代解決方案。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 Google 掌控的服務。由于 Android 平臺是開源的,因此我們可以繼續使用它,但是我們無法使用讓應用程序在 Android 上運行的服務。”
今年,美國實施了出口管制,以阻止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美國制造”的零件。
出口管制是美國遏制中國政治經濟力量的多種努力之一,它包括發動貿易戰和制裁一些華盛頓認為涉及濫用權利的科技公司。
華為高管擔心缺少谷歌服務或流失外國客戶盡管受到美國制裁,華為仍保持繼續增長。上周,華為宣布其銷售額在過去一年中猛增了 27%。
現有的華為移動手機的客戶可以暫時訪問 Google 的 Play 應用商店、Google Maps 和 Google 移動服務提供的其他產品,這是因為“臨時許可證”允許美國供應商繼續為現有設備提供服務。
但是這些服務不適用于華為的新機型,而中國手機已經禁止使用 Google 服務,華為公司擔心這將流失外國客戶。“歐洲和東南亞有很多 Android 用戶,他們已經習慣了 Android 手機上的 Google 應用程序。”
在國外,所有安卓手機的核心靈魂就是 GMS 服務,對于廣大海外用戶來說,一旦缺少該服務,就如同國內用戶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等,后果可想而知。但月初,外媒 PhoneArena 發布消息稱,華為手機即將重新獲得谷歌 GMS 服務的支持。這對于華為 Mate30 系列等新機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是一個好消息。
鴻蒙構建華為生態仍需時間對于華為自主開發的替代操作系統——鴻蒙(Harmony),Joy Tan 表示,鴻蒙距離準備就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被問及鴻蒙(Harmony)是否需要數年才能取代 Google 可實現的功能時,她回答:“是的,我們必須為華為生態找到替代解決方案,但是這將需要一些時間來構建。
谷歌等華為美國客戶正游說美國政府,繼續向華為提供產品或服務華為一直在試圖在華盛頓舉行聽證會,來主張美國應該允許華為繼續購買不觸及美國國家安全的設備,并為其現有的客戶提供服務。
但是,到目前為止,Joy Tan 說,華為尚未在華盛頓舉行過一次會議,無論是在特朗普政府內部或是國會山。“我們不斷嘗試接觸美國政府,但見面的機會并不多,雖然屢次嘗試,但未能與任何政府人員交談。”
特朗普曾發布推特稱,希望不封殺先進技術,5G、6G 快點實現。
目前,華為一直依靠一些美國客戶代表它進行游說,其中包括在其現有網絡中使用其設備的鄉村電信運營商,以及 Google。
當被問及谷歌是否會繼續游說政府允許其向華為供應產品時,Joy Tan 說:“我敢肯定,我們的許多供應商正在與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政府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