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四大舉措布局計算戰略,重磅推出新品AI訓練集群Atlas 900
原創2019年9月18日,第四屆HUAWEI CONNECT 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正式來開帷幕。會上,華為發布了計算戰略,基于架構創新、投資全場景處理器族、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構建開放生態進行布局,計算產業新的大航海時代由此開啟。同時,華為重磅發布了AI訓練集群Atlas 900,加速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的智能化進程。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發表《共創智能新高度》主題演講
計算正進入一個新的智能時代
計算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模式。從大型機到個人計算機,從智能手機到可穿戴設備,計算能力日益成為人類能力的延伸。同時,計算模式也在不斷演進,基于統計的計算模式將逐漸成為主流。預計5年后,AI計算所消耗的算力,將占到算力消耗總量的80%以上,計算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智能時代。
在計算的智能時代,華為認為有三個重要特征:
第一個特征,需要超強的算力。統計計算本身就是一種暴力計算,高度依賴于算力。舉個例子,為了讓計算機認識一只貓,就需要數百萬圖片的訓練,這對算力的消耗是非常驚人的,面向自動駕駛、天文探索、氣象預測等更復雜場景,對算力的需求將會更大。
第二個特征,計算和智能將會無處不在,而不僅僅是分布在中心側。從中心節點的暴力計算,到邊緣側的專業計算,如基因測序,以及端側的個性計算,如耳機、手機,一起構成了未來智能時代的計算形態。
第三個特征,端邊云之間需要高效的協同。中心側負責通用模型的計算,為端側的個性化計算和邊緣側的專業化計算,提供協同支撐。
要實現這三個特征,人類依然面臨很多挑戰。比如,超強的算力,探索新的計算架構,面向全場景的處理器等等。
四大舉措布局計算戰略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表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2萬億美元的計算產業大藍海,華為堅定不移地投入計算產業,通過對架構創新的突破、對全場景處理器的投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以及構建開放生態來布局戰略。”
第一,架構創新。投資基礎研究,推出達芬奇架構,用創新的處理器架構來匹配算力的增速。
第二,投資全場景處理器族,包括面向通用計算的鯤鵬系列,面向AI計算的昇騰系列,面向智能終端的麒麟系列,以及面向智慧屏的鴻鵠系列等。
第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華為不直接對外銷售處理器,以云服務面向客戶,以部件為主面向合作伙伴,優先支持合作伙伴發展整機。
第四,構建開放生態。未來5年,繼續投入15億美元,匯聚500萬開發者,使能全球合作伙伴開發應用及解決方案。
華為重磅發布AI訓練集群:Atlas 900
這款產品匯聚了華為十多年的技術沉淀,由數千顆昇騰處理器組成。在衡量AI計算能力的金標準ResNet-50圖片分類模型下,Atlas 900只需59.8秒就完成了訓練,在同等精度下比原來的世界紀錄快10秒。
Atlas 900的強大算力,可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比如天文探索、氣象預測、自動駕駛、石油勘探等領域。為了讓各行各業獲取超強算力,華為將Atlas 900部署到云上,推出華為云EI集群服務,并以極優惠的價格,面向全球科研機構和大學,即刻開放申請使用。
在本次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分享了鵬城實驗室與華為的合作,力求共同打造動態進化的E級AI超算系統,構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創新平臺。華為云業務總裁鄭葉來,則從商業應用的角度,基于華為云在10多個行業、500多個項目的實踐,指出行業AI正在跨越商用裂谷,成為重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
“這是計算產業新的大航海時代,我們期待的是千帆競發,而不是獨舟奮進。我們期望和各行各業的伙伴共同努力,抓住歷史機遇,共創智能新高度。” 胡厚崑最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