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十一(2019)
接上篇: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一(2019)》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二(2019)》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三 (2019) 》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四 (2019) 》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五 (2019) 》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六 (2019)》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七 (2019)》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八 (2019)》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九 (2019)》
- 《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十 (2019)》
預測未來是很難的事情,比如某知名媒體人在過去對于新物種的預測,基本上都是錯誤的。其實我覺得對未來做預測,不僅要預測結果,還要解釋這么預測的原因:預測基于現在的事實以及基于事實的推理。這樣的預測哪怕是錯誤的,但是根據預測基于的事實以及相關的邏輯,可以找到預測錯誤的原因,對于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借鑒意義的。如果不介紹原因而直接預測結果,如果預測錯誤,只能是笑話;而如果預測錯誤的人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預測錯誤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
在2013年曾經寫過系列文章《物聯網需要運營平臺》,認為未來物聯網運營平臺有三個基礎條件:
- 大數據處理能力;
- 基礎用戶量;
- 開放平臺。
這三個基礎條件是物聯網運營平臺的基本邏輯,而基于這個邏輯對未來運營平臺做了預測。
看一下2013年對Xively做了如下判斷:
Xively突破之路
筆者設想了一下未來Xively突破瓶頸的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被大的平臺公司收購。Google,twitter,facebook等企業在資金、品牌、用戶都有優勢,特別是用戶數據都夠大。 第二種可能是具有平臺的公司入股。 第三種可能,大的平臺公司提供資金邀請Xively入駐本企業平臺。 第四種可能, Xively與業界大公司合作,突破品牌用戶瓶頸。比如IBM,cisco,SAP,GE,intel,ARM等向物聯網發展的大公司,本身有很多企業客戶,又具備行業影響力,他們對平臺的支持,無疑可以解決面臨的瓶頸。 |
非常幸運的是,這個預測在2018年被驗證。
運營平臺的三個基礎條件:數據處理能力,用戶,開發是最基礎的邏輯。
將這個邏輯套到Xively上,會發現Xively不具備運營平臺的條件,這就是判斷Xively未來出路的邏輯。
最終判斷Xively的最終出路,只能有這四種可能。而Xively最終是被Google收購了。
在《物聯網需要運營平臺》的其他文章中,基于這個邏輯,還有其他的預測:
在2013年,阿里還沒有轉型做物聯網,但在文章物聯網需要運營平臺(二),筆者做了如下預測:
2013年騰訊在物聯網上雖然有嘗試,但也至少初步嘗試。進入2018年,騰訊重點推進產業互聯網,而騰訊的產業互聯網實際上是工業互聯網,在筆者眼中,工業互聯網實際上就是物聯網在工業的應用。
進入2019年,物聯網已經接近規模落地,在這個階段,我認為物聯網運營平臺還需要一個重要的能力:互操作性。
后續會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