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落下 華為開始為ERP尋備胎
昨天前于華為推 ERP 團考察用友的圖片,在網上瘋轉,很多人都在猜測只是一次簡單的考察而已,但是筆者從內部獲得消息,華為是為內部管理系統進行國產化替換而來,華為的這一舉動,勢必會掀起一場國產軟件的替換浪潮。
其實早前華為與 SAP、Oracle、Salesforce 等全球管理軟件公司都有合作,此前華為的 ERP 一直是 oracle 系統加一部分的自主研發,2015 年開始與 SAP 合作,由于國內管理軟件系統在產品和技術能力無法滿足華為全球的業務擴張,所以多年來國內管理軟件系統一直都游離在華為業務系統之外,無法涉入華為的核心業務系統。
可是自從中美貿易爆發已來,華為不僅在芯片和操作系統上開始啟動了備胎計劃,甚至在華為內部的應用業務系統也開始了備胎之路。這個風格很任正非化,相信不久的將來國產管理軟件系統應會在華為內部開始測試。
原來一直徘徊在華為門外的管理軟件產品開始走進了華為的視野,用友和金蝶等國產管理軟件廠商都有機會參與。
本次華為替換內部的管理業務的心意已決,不知道誰會成為華為的首選?還是華為準備兩家都拉來試試,看看誰的產品的架構能力更強。
大家都知道早年華為用的是 Oracle 加一部分自主研發,后期 Oracle 系統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在 2015 年又選擇了 SAP,可以這么說華為的 ERP 團隊對 SAP 和 Oracle 的系統技術和文檔非常熟悉,而用友和金蝶等產品技術架構又能否經得起華為一次的大考呢?
另外,華為 ERP 團隊此次選擇用友,是否還有另一層考慮呢?就是完善自身企業服務生態的短板,華為的云業務一直沒有深入到企業市場,面對阿里、騰訊都有相關抓手應用不同,華為上不碰應用不碰數據,就必須有一款殺手級應用面向企業前端,顯然選擇用友和金蝶最佳搭擋,即有企業客戶群體又有業務系統,與華為聯手合作突擊企業服務生態,對于阿里和騰訊的云業務也會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另外,華為此次替換 ERP 系統,有可能會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會掀起一場國外管理軟件的替換浪潮,早在去 IOE 之后,12 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就聯名提出國外軟件的替換之路去 SOS,他們也對國有企業三桶油、氣、電、金融等內部的管理業務系統嚴重依賴國外管理軟件廠商表示了擔憂。
華為這一動作似乎也在驗證什么?但這對于國產軟件來說的確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春天,為此,各位有什么高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