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人跳槽去哪兒?這份報告給你答案
作為中國互聯網界的傳奇和標桿企業,BAT 三家公司的一舉一動時刻受互聯網人的密切關注。在微軟、IBM 等知名外企的光環逐漸在國內互聯網人心中失去吸引力的今天,進入 BAT,成為大廠的一員成了許多互聯網人職業生涯追逐的目標之一。
重學歷、高薪資、大廠光環、好跳槽...外人給 BAT 貼的這些「標簽」,是否真實?那些在 BAT 工作的人,現狀如何?那些想要或已經離開的人,又流向了何方?
帶著這些疑問,100offer 在年底即將到來的跳槽小高峰,為大家整理了一份 BAT 人才流動報告,用真實數據講述,與 BAT 人有關的,跳槽那些事兒。
本文樣本:
2015 年 1 月 1 日-2017 年 10 月 31 日,在 100offer 平臺進行簡歷展示的 1114 名 BAT 互聯網人和 22623 名非 BAT 互聯網人。
一、BAT重視學歷嗎?
BAT 對外社招的招聘 JD 里通常都會對學歷進行嚴格限制,普通崗位要求本科以上學歷,部分崗位甚至要求碩士以上學歷,且畢業于 985、211 高等院校,這使得許多低學歷的互聯網人對 BAT 望而卻步。
「有的大廠簡歷根本無法走社招渠道,***關就會被刷掉。只能找朋友內推才有點希望。」一位專科畢業,曾在 100offer 平臺看機會的 iOS 工程師告訴我們。他曾經通過內推面試某 BAT 時,順利通過了前面幾輪技術面試,最終卻在 HR 那一關因為學歷原因被刷了下來。
「但其實我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勝任那個崗位,我在 BAT 工作的朋友遇到技術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也經常找我幫忙。」那名工程師說。

上圖是我們平臺上,BAT 程序員的學歷構成。從中可以看出,本科學歷的員工是 BAT 的主力軍,其次是碩士學歷,專科學歷雖然只有 5% 的占比,但仍有生存空間。那么,BAT 三家公司中,哪家更重視高學歷?哪家又對專科生的接受度更高呢?

從上圖基本可以得到答案:今年將重心壓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百度,博士生的占比在三家公司中***。由于地處高端學府的聚集之地北京,周邊的高校也為其源源不斷地提供了優質博士生資源。相比之下,地處深圳的騰訊,由于其周邊高校資源的匱乏,博士生的數量難免在三家中墊底。
巧合的是,對專科生的接受度方面,同樣是百度***,騰訊墊底。
總的來說,BAT 對學歷的要求比其他互聯網公司更加嚴格。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專科生在所有員工的占比上,更體現在碩士以上學歷的占比上。

上圖可以看出,100offer 平臺上非 BAT 公司的碩士以上學歷占比(其中博士占比0.4%),遠低于 BAT 的碩士以上學歷占比;而非 BAT 公司專科學歷的占比數 15% 又遠大于 BAT 中的 5%。
薪資方面,BAT 給不同學歷互聯網人開出的薪資同樣遠高于非BAT互聯網企業。

其中,BAT 的博士年薪與非 BAT 的博士年薪差距***,可達 10 萬。而碩士學歷的互聯網人無論是否在 BAT ,年薪都基本保持持平。
可見大廠除了資源、人脈和光環外,普遍高于市場平均價的薪資水平,大概也是諸多互聯網人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那么,BAT 互聯網人的薪資究竟有多高?接下來,我們將從薪資方面為大家展開。
二、BAT的薪資有多高?
下圖是我們平臺上,BAT 互聯網人與非 BAT 互聯網人的跳槽前薪資對比,我們按照工作三年的時間線做了一個劃分。

可以看出,無論工作幾年,BAT 互聯網人的薪資水平普遍高于非 BAT 互聯網人,且工作越久兩者在薪資上的差距越明顯。
「在 BAT 一線互聯網公司呆了三年以上的程序員,有怎樣的未來?」。從我們此次統計的薪資數據看,有著 3 年+工作經驗的 BAT 人,年薪均值應該已經在 35.7 萬左右,普遍高出非 BAT 互聯網人年薪的 21%,分別對應騰訊 T3-1、百度 T5-T6、阿里 P6—P7之間的職位(參考等級均為技術崗)。
可以看出,在 BAT 中,薪資***的三個職位分別是:架構師、算法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三者都是在工作資歷方面門檻較高,且市場需求度較高的職位。
相反,市場需求量大,但基礎崗位也偏多的 Java 工程師和前端工程師,在 BAT 中的薪資表現就比較一般了。
看完 BAT 人的高薪,你可能會疑惑:BAT 人的薪資這么高,跳槽的時候受歡迎嗎?哪些公司「養」得起他們?他們又喜歡去哪些公司?
三、BAT人跳槽受歡迎嗎?
毋庸置疑,BAT 人跳槽自帶大廠光環。無論資金充足的上市公司還是開源節流的創業公司,都在爭搶從 BAT 出來的互聯網人。

上圖可以印證這一觀點:BAT 人在 100offer 平臺的人均面試邀請數(9封)大于非 BAT 互聯網人的人均面邀數(7封)。
其中,我們平臺 2015 年收到 94 封面試邀請的面邀王徐風(化名),就是一名百度背景的前端工程師。(徐風專訪: 面邀王專訪 | 兩周內收到94封面試邀請是怎樣一種體驗?)

徐風 2015 年在 100offer 收到了 94 封面邀
他不僅收到了騰訊、阿里的面邀,還收到了其他大公司如網易、美團、360、58、今日頭條等面邀,當然更多面邀來自一些求賢若渴的創業公司。
而從百度離職的互聯網人,由于地處北京的緣故,也是我們平臺 BAT 互聯網人中收到面試邀請數最多的。

但本身不缺工作機會的徐風,只接受了平臺上幾家大公司的面試邀請,雖然部分創業公司開出的薪資已經遠高于大廠。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話題:BAT的互聯網人,跳槽去哪兒?
四、BAT人跳槽去哪兒?
每年的 3 月和 5 月是 BAT 人的跳槽高峰,這個時間點也剛好與年后招聘市場的跳槽高峰相吻合。

由于部分 BAT 年終獎會在 4 月發放,所以領完年終獎的 5 月再次迎來一個跳槽高峰。5 月后一直到年前,BAT 人的跳槽人數一直相對比較穩定。
這些跳槽的 BAT 人,都去了哪些公司呢?從他們最終入職的公司規模看,一半以上的 BAT 人,仍然會選擇 D 輪以上的大企業,這其中上市企業占據了 34%。

很多在原公司升職無望的 BAT 人,如果能在另一家 BAT 升職,往往會選擇在不同的 BAT 之間互跳。
「一般跳去 AT 的百度人,都是在百度遇到了升級瓶頸,去了AT 能升級的。但這種人畢竟少,因為在百度升不了,去AT 其實也一樣難升,還不如在百度繼續待著。所以我看到的百度人,跳槽更多會去滴滴、美團這種上市前大公司。」一位曾經通過我們入職百度,現在仍在百度工作的候選人告訴 100offer。
由于 BAT 三家公司總部分別在北京、杭州和深圳,所以他們的員工跳槽時的流向也受地域限制。

比如地處北京的百度互聯網人,跳槽時可選擇的 D 輪以上大企業就很多;
而杭州的阿里人則很喜歡往同在杭州的大廠網易跳,如果去創業公司,也會選擇同樣做電商領域的明星互聯網企業;
騰訊的互聯網人,喜歡去年輕化的泛娛樂互聯網公司,比如愛奇藝。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剛獲阿里 15 億元投資的AI 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
至于為什么 BAT 人不喜歡去小公司,前面提到的百度候選人是這樣說的:
「我以前也接觸過一些小公司,感覺他們的技術不太成熟,我如果去了需要處理一些很低 level 的事情,不是很喜歡。」
已經習慣大廠生活的他認為,大公司有更完備的技術體系,能夠給他的技術帶來更多成長。另外就是,大廠開的薪資也更高,如果跳槽去小公司,除非薪資 double ,否則對他而言吸引力很小。
100offer說:
BAT 作為中國互聯網界的三大「常青藤」企業,是不少互聯網人的向往之地。通過這個報告,我們也多少可以感受到,外界所言的 BAT 人背景好、薪資高、有光環、好跳槽是不爭的事實。
但從過去 3 年,我們接觸過的離開 BAT 的候選人的情況來看,大廠的重復性工作導致成長受限,復雜人情關系帶來的浮躁情緒,和大企業繁瑣業務流程拖慢項目進度等弊病同樣存在。
因此BAT每年的人才流動量,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就像圍城效應般,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但BAT究竟適不適合你,只有真正進去體驗過的人,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