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計算這些新技術值得一看
多云部署、Kubernetes容器編排、無服務器架構、物聯網...2018年的云計算領域,創新層出不窮,讓我們一起回顧。
1、 多云部署
多云部署允許組織在不同的云中部署復雜的工作負載,同時仍然單獨管理每個云環境。這種系統增加的效率將使其成為未來一年云計算的主導力量。實際上,調研機構IDC公司預測到2018年85%以上的企業IT部門將投資并采用多云架構。
企業不想因為采用單一的云提供商的服務而陷入困境。企業可以通過采用“財富500強”已經使用的多云解決方案來大幅降低基礎設施成本,每年可節省數百萬美元。在多云環境中,組織可以充分利用每個云服務提供商的優勢。
盡管越來越多的組織采用多云策略,但許多組織并不了解如何真正構建(或重構)其數據基礎架構的彈性。許多云計算架構師在設計多云架構方面感到困惑,這是因為它需要更多的云計算提供商的專業知識以及合格的遷移流程。
2、采用Kubernetes的容器編排
如果在2018年談及云計算,那么應該談到Kubernetes。像容器的Docker一樣,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云計算控制器。開發人員使用Kubernetes能夠管理和輕松遷移軟件代碼。
包括Docker,Microsoft Azure和Mesosphere DC / OS在內的業界最近采用Kubernetes表明,開源容器編排系統已經證明了其在提供更簡單的云部署、更好的擴展性、更高效的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3、云端監控即服務
越來越多地使用混合云解決方案所帶來的另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組織采用云監控即服務(CMaaS)。這種技術可以監控多個供應商的服務性能,這些供應商現在將依賴于組織的IT服務交付。這些服務獨立于提供者本身是很重要的。它還可以通過在監視環境中部署或安裝網關來監視內部部署環境、托管數據中心,以及私有云服務。
4、無服務器架構
云計算的主要優點是易于使用,以騰出額外的資源和按使用量付費的消費模式。在這個模型中,一個實例或虛擬機(VM)是額外計算資源的單位?,F在一個“功能”已經成為一個更小的“使用”單位。由于無服務器計算的功能與傳統的計算服務器網絡不同,它需要一個更專業化的技能組合。這個關于無服務器架構的指南涵蓋了IT團隊準備好應對未來計算的所有方面。
將管理和擴展資源的責任放在云計算提供商上是很有成本效益的,并且會使內部IT負擔沉重。隨著虛擬機供應量的不斷增加,開發人員無需事先付出,可以更容易地選擇操作系統來啟動服務器。
無服務器計算目前在公共云中可用。人們在2018年將看到無服務器計算也開始出現在私有云部署中。為了有效地使用無服務器計算,服務器和硬件供應商需要轉變他們的業務模式,以便在新的虛擬、彈性和自動化云環境中保持相關性。
5、云計算作為物聯網的促進者
近幾年來,各行業經歷了迅速的轉型。特別是在通信和商業交易方面。如今,人們使用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查詢業務,購買物品等等。這就是物聯網發揮作用的地方,超越了使用移動設備來完成更多的任務。
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上升到至少200億臺。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隨著物聯網設備數量的增加,人們應該期望云計算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很快,人們將需要一個基于云計算的個人存儲驅動器來保存其所有個人移動設備上創建的各種文件。這包括文檔、圖像和視頻。這些和其他一些需求將導致云計算以創新的方式驅動物聯網的發展,人們應該期望在未來看到大量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