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網絡安全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辦公、娛樂、學習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的普及令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便捷,但是你是否有意識到網絡所帶來的各種安全隱患呢?
網絡病毒、黑客攻擊、網絡詐騙、文件丟失、信息泄露這些安全隱患讓人防不勝防:一次不安全的掃碼,一次隨意的WiFi連接,一次陌生的網站登入都有可能在威脅著您的切身利益,所以加強網絡安全尤為重要。
網絡安全問題到底多可怕
據相關媒體報道介紹,2006年,伊朗違反協議,安裝大量離心機,重新啟動濃縮鈾生產,為只造核武器準備原料....
然而,萬萬沒想到,伊朗的濃縮鈾工廠建成后,運行極其不穩定... 離心機經常各種莫名損壞,明明監控上是正常的,但是實際一運行沒多久就磨損了....
他們一直以為是機器的問題,修了很久卻沒找到原因。直到2010年,伊朗人才發現,問題出在了控制電腦上!他們整個核工廠的電腦,早就已經被一種靠U盤傳播的蠕蟲病毒所感染...
而這種病毒,是當時人們做能發現的最精妙,最復雜的電腦病毒,沒有之一....
整個病毒,把伊朗核計劃推遲了至少2年... 直到2012年,才有一些美國退休官員透露,這場病毒襲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網絡戰爭...
2015年7月,90后四川小伙閆某準備參加四川省舉辦的一網絡安全大賽,在對自己就讀的學校教務處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掃描時,閆某發現該系統存在漏洞,進而可以獲取管理員列表,里面含有管理員賬號和密碼。于是,閆某編制破譯程序,最終得到登錄密碼。
隨后,閆某用管理員賬號、密碼登錄該系統,下載系統中儲存的數據庫,里面有學生的成績等內容。
閆某對多所高校的教務處信息系統進行掃描,并最終入侵了成都及西安十余所高校的教務信息管理系統并下載數據庫,影響嚴重。
2016年,8月19日,剛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的山東女孩徐玉玉,被電信詐騙騙走9900元學費,在和家人到派出所報案回來的路上呼吸心臟驟停,經兩天搶救無效,最終離世……經調查,導致徐玉玉被騙的根本原因,是其聯系方式以及領取教育助學金的信息被泄露。
而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信息泄露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有54%的網民遇到網絡安全問題,其中個人信息泄露最為嚴重,高達28.5%。
保障安全問題的措施
時至今日,小到個人隱私、公司信息,大到政府文件、國家機密,都存在著一定的網絡安全隱患,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障自身網絡安全,將潛在的隱患風險降至最低呢?其實,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例如,保護網絡關鍵設備(如交換機、大型計算機等),制定嚴格的網絡安全規章制度,采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
對用戶訪問網絡資源的權限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權限,控制網絡設備配置的權限,等等。
指對網絡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到達目的地后再解密還原為原始數據,其作用是保障信息被非法用戶截獲后不能讀懂其含義,防止信息盜用。
網絡隔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用隔離卡來實現的,一種是采用網絡安全隔離網閘實現的。隔離卡主要用于對單臺機器的隔離,網閘主要用于對于整個網絡的隔離。這兩者的區別可參見參考資料。
除了以上幾種方式,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減少網絡安全隱患:
-
安裝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并經常升級,及時更新木馬庫 , 給操作系統和其他軟件打補丁。
-
對計算機系統的各個賬號要設置口令,及時刪除或禁用過期賬號。
-
不要打開來歷不明的網頁、郵箱鏈接或附件,不要執行從網上下載后未經殺毒處理的軟件,不要打開qq等即時聊天工具上收到的不明文件等。
-
打開任何移動存儲器前用殺毒軟件進行檢查。
-
定期備份,以便遭到病毒嚴重破壞后能迅速修復。
結語
網絡空間是國家疆域的第五疆域,也和人們的生活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網絡安全不能掉以輕心,社會各方面都要積極參與。在國家網絡安全技術不斷成熟的前提下,我們也應行動起來,時刻提防網絡安全隱患,保自身數據的安全。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