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Native Days成都站,華為云大咖邀你共享云原生技術盛宴
面對云原生概念的近幾年迅速火爆,面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對 IT 新思維、新方法的需求,關于Kubernetes和云原生技術,你可能會有諸多疑惑:
Kubernetes容器技術為何在短短幾年可以迅猛發展?
企業又是如何通過容器來構建一個功能強大的服務?
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商場,企業如何憑借云原生快速響應市場獲得競爭優勢?
企業打開云原生技術的正確姿勢是如何?
關于Cloud Native Days
Cloud Native Days 專注于云原生領域的技術探討和前沿趨勢挖掘,將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辦Meetup,帶給技術人更多創新見解。
2018年8月11日下午,Cloud Native Days中國巡回Meetup登陸中國天府之國——成都。
Meetup精彩亮點
大會由CNCF和華為云主辦,邀請了華為、才云、精靈云在云原生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講師。眾多技術大牛齊聚一堂,對技術發展的成就和實踐心得進行了專題分享,其中包括對Kubernetes的P2P前沿技術和TFX的詳細解析,還有關于Kubernetes網絡的發展趨勢和在工業互聯網的引用實踐,實現生產管理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分析。
值得提到的是,本次大會現場互動交流氛圍十分濃厚,我們也為到場的伙伴精心準備了豐富的禮物,在每個講師演講完畢后提問的同學都有獎品。同時茶歇過后,技術交流群里有問題搶答,***個答對的同學也有獎品,華為藍牙耳機輕松就能get到!
現場獎品&大會一角
現場各位專家給到場來賓帶來了***干貨的內容分享,其中亮點多多,干貨滿滿。現場盛況,讓我們接下來一睹為快!
Meetup大會大咖&Topic精彩分享
精彩分享一:基于P2P技術構建大規模容器鏡像分發平臺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容器技術的普及,容器化的部署規模也逐漸增大,同時部署200個以上節點已經成為常態。文件服務器性能及機房出口帶寬往往成為大規模鏡像分發效率的主要瓶頸。由華為云技術專家講解了基于P2P技術構建大規模容器鏡像分發平臺的探索與實踐。專家就如何基于BT協議進行優化,使p2p可以用于公有云的鏡像分發的解決方案這一難題給出了專業技術分析與優化。主要是基于IAAS層規則進行的IO優化,改善資源回收,增加頁緩存***,主節點之間不互傳文件片,減少主節點上的等待和片阻塞。
華為云技術專家關于P2P技術的講解
精彩分享二: 《從 Google TFX 到 Kubeflow:容器化交付敏捷 AI 平臺》
如何在系統層面提升機器學習效率?Google內部在推行新一代容器化數據分析平臺TFX,讓普通工程師深入無需了解 AI 理論也能快速打造Youtube級別的模型庫。KubeFlow項目的推出,旨在打造開源版的TFX。
來自CNCF 官方認證講師,他為大家分享了如何利用 Kubernetes、TensorFlow 等技術打造一個敏捷的機器學習平臺,并介紹 Kubeflow 項目的現狀與未來。
專家熱情分享中
精彩分享三:《Kubernetes網絡一年發展動態與未來趨勢》
Kubernetes持續交付、DevOps、負載功能等前沿技術勾勒出云原生的輪廓,在未來幾年,Kubernetes網絡應用注定會對現代化應用的生產、交付與運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過去一年,Kubernetes網絡在保持穩定的基調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在一些場景下(例如:VNF)Kubernetes網絡功能仍需增強。
來自華為云高級工程師,Kubernetes核心維護者,他分享了從Kubernetes的整體網絡方案展開,涵蓋了Kubernetes網絡五個方面:Service,Ingress,Pod網絡,DNS,網絡策略。詳解近一年來Kubernetes網絡的所有重要特性,***對Kubernetes網絡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專家關于Kubernetes網絡講解中
精彩分享四:《Kuberentes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落地實踐》
***出現的這位行業內技術專家,他深諳工業互聯網的業務特點,形成了邏輯嚴謹而系統龐大的工業信息數據系統規劃構造。現場逐步剖析Kubernetes在該領域落地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實踐案例和經驗總結,為工業互聯網企業指明了Kubernetes實踐落地的具體步驟和方向。
工業互聯網的業務特點分析中
Cloud Native Days 中國巡回Meetup
下一站——廈門
即將開啟
錯過了成都站的小伙伴們別急,您還可以關注公眾號容器魔方,了解更多云原生技術沙龍活動哦~
PS:想獲取PPT資源的童鞋可以在我們公眾號平臺下載學習:容器魔方——熱點活動——往期回顧下載中點擊下載!
據了解,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將于10月份在上海召開,屆時將首發華為AI戰略和全棧全場景的解決方案,并攜合作伙伴帶來更多諸如“秦渲云”這樣AI、云、大數據、5G、IoT、視頻等在各行業的創新與實踐,惠及更多開發者人群,“+智能,見未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