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化大勢下內部通信系統到辦公生產的演進——華為力助金陵石化打造高效內部通信系統
互聯網作為全球***的通信網絡,面對傳統的電信業務網絡,特別是PSTN話音通信網絡存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VoIP、IPTV、P2P等技術的日益發展,以IP為核心構建未來的融合通信網絡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與此同時,電話系統不再僅僅擔當通信職責,而是逐步和業務系統融合,成為辦公系統的一部分,“3A辦公”概念應用而生,即辦公人員可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處理與業務相關的任何事情(Anything)。這種全新的辦公模式,可以讓辦公人員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單位工作信息可以隨時隨地通暢地進行交互流動,工作更加輕松有效,整體運作更加協調,這將成為大型企業必然演進的路線和方向。
金陵石化(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金陵石化有限公司合稱)組建于1982年,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及石化產品的加工生產和銷售,致力于奉獻清潔能源并以中間化工產品帶動下游產業發展。公司生產石油產品30余種,是華東及沿江地區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溶劑油、液態烴、石油苯、烷基苯等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是為南京及周邊地區乙烯、聚丙烯、合成纖維生產提供原料的重要基地,產品除供應華東市場外,還遠銷全國各地,并出口至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東南亞、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對于擁有大量電話使用用戶的金陵石化而言,其電話系統面臨著以下問題:
(1)現網使用的模擬程控交換機共承載將近3000線模擬用戶,覆蓋辦公區和家庭生活區。同時采用大量的E1中繼與運營商PSTN出局鏈路互聯,鏈路中涉及中7號信令,中國1號,PRI等信令協議。
(2)設備已經運行超過10年,設備維護比較復雜,開銷戶操作相對復雜,且產品已經停止維保,設備的運行風險很大。如果一旦出現設備宕機情況,將造成極大的業務影響。
(3)受限于設備功能,當前使用主要功能為內部語音通話,多樣性業務能力無法進行擴展。
基于以上的現網的情況而言,金陵石化的內部通信系統急需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 如何平滑從模擬系統向IP化的改造?
- 在如此大用戶規模下,高可靠性如何保障?
- 在新平臺下,業務多樣性如何實現?
- 如何降低運維人員工作強度?
針對以上現網情況,同時結合相關的業務需求,要如何配合金陵石化完成從模擬到IP通信的改造?根據多次交流,華為提供了如下IP語音通信改造解決方案。具體方案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基于SIP協議之上,構筑全IP、開放性的架構。一個先進的架構是系統搭建的基礎,同時也是IP改造過程中的核心工作。本次方案采用華為U1981設備作為核心控制設備,采用純SIP架構,寬窄帶一體化設計,實現現網設備的放號、路由等基本能力,提供端到端的全IP通信基礎。
(2)實現運營商級別高可靠性,保證大用戶量通信安全。U1981 IP PBX,除了設備本身的主控板、電源、網口等冗余設計,還采取了雙機組網方式,實現業務秒級切換,終端業務切換無感知。單板高密度業務并發能力,充分保障在大業務并發情況下仍然可以應對自如,同時,在運營商中繼鏈路方面通過均衡的部署,也使得通信得到穩定支持。
(3)提供豐富的業務接口,為實現“3A”辦公提供便捷。除了實現傳統的語音通話業務之外,多方語音會議、硬件電話視頻通話得以便捷使用。同時結合桌面終端能力,多媒體會議、PGM業務、通訊錄、與現有視頻會議對接等多樣化業務具備上線并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4)IP可視化界面,輕松實現放號、管理一鍵式。基于Web頁面的可視化管理,使得放號、中繼配置、號碼遷移等工作變得簡單,不再需要使用命令行方式處理,極大的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運維難度。
為了更好地服務辦公,從純粹的電話系統過渡到與業務系統融合的通信系統,成為生產系統的一部分,從通信保障系統變為生產力提升系統,這就是IP化之后帶給通信系統的新使命。金陵石化系統維護人員表示:”采用了華為IP語音通信改造解決方案之后,在號碼維護方面相比之前要更直接、便捷。尤其在跳線維護方面只需后臺修改配置,簡化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