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引力如何影響和幫助云計算的采用
當數據中心內的數據安然無恙時,其實像AWS這樣的云計算供應商為了安全進行了艱苦的斗爭。現在數據引力正在發揮其優勢。
軟件從未真正改變。人們只是起了一些更加奇特的名字,并提高交付能力。像無服務器和容器這樣的東西現在風靡一時,但在很多方面它們只是幾十年前軟件概念的新面孔。早在20世紀60年代,JCRLicklider提出了一個“星際計算機網絡”,允許任何人通過計算機網絡運行程序。后來就有了大型機,網格計算等等,所有這些都有點像當今的云計算。
然而,一個關鍵的區別是速度,這是與企業IT完全脫節的差異。正如云計算大師AdrianCockcroft所說的那樣,API驅動的部署速度解釋了為什么企業急于將計算、存儲和網絡轉移到云計算上的原因,這取決于他們的開發人員。有趣的是,那些相同的開發人員現在正積極地進入IaaS無服務器的下一次迭代。因為他們在基礎設施無關緊要時尋求突破。
數據引力影響并幫助云計算
回顧一下“云計算”的早期實例,每個實例都由企業IT推動。雖然這聽起來可能不是一件壞事,但事實如此。開發人員由技術驅動,使他們更高效便捷。只要開發人員需要從她的IT主管那里簽名,那么像大型機或服務器場這樣的東西就可以提供性能,基于使用情況的計量和一定程度的靈活性,這并不重要。
如果這聽起來像開發人員熟悉的模式,那是因為它。開源也得益于其早期的驅動力,即開發人員希望離開官僚主義的企業IT團隊。那么開源就是軟件,因為云計算就是硬件:從IT中釋放開發人員的負擔。
即便如此,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性能和其他問題,開發人員只能將這么多東西推到云端。然而,憑借在云中成功運行測試和開發實例的豐富經驗,他們越來越多地將非關鍵任務工作負載轉移到云中,并最終將任務關鍵型應用程序遷移到云中。這樣一來,曾經將它們與數據中心綁定在一起的“數據引力”已經將開發人員以及雇用他們的企業拉到公共云。
DaveMcCrory的解釋可能最好地表達了這種數據引力的概念:“隨著數據的積累(構建質量),更多的服務和應用程序將被這些數據吸引。”他指出,“這樣的數據引力來源于延遲和吞吐量,它們作為加速器繼續強化相互依賴或互相拉扯。”
如果計算位于云端,那么在那里運行網絡也是有意義的,并且在那里保存存儲。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線遷移,在那里運行計算、存儲和網絡變得至關重要。
也就是說,只要API可用于訪問這些云服務。
那么可以免費使用API嗎?
雖然“API驅動的部署速度使IaaS對開發人員具有吸引力”,但Rishidot公司分析師Krish Subramanian斷言,云計算不僅僅是API的問題,這實際上是關于API驅動的按需部署。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隨需應變的因素使得公共云比在虛擬化環境前被攻擊的API更具吸引力。”后者由IT控制,前者只受開發者的信用卡限制。
那些業務相同的云計算供應商現在已經加速了競爭,將云計算的按需特性提升到更高的抽象層次,稱為無服務器。無服務器將IaaS計算、存儲和網絡“原語”(借用BrianLeroux的術語)帶到下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當這些原語停止提供時。最初,開發人員希望熟悉這些原語,以使從企業數據中心到公有共云的轉變更容易理解,并且更緊密地與它們如何用于構建應用程序相一致。
隨著開發人員采用云計算,他們現在準備讓云層將這些原語結合在一起。所有開發人員都想處理的是他們的業務邏輯,而這些邏輯完全由云供應商執行。它是基礎設施即服務的邏輯結論,基礎設施從未獲得更多的關注,但對依賴它的開發人員來說也是完全不可見的。
開發者生產力推動了IaaS的發展。這是推動企業進入無服務器的同樣的事情。開發人員花更多的時間專注于構建應用程序,而不是干擾基礎架構(或等待IT部門顛覆基礎架構),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會越高。云計算的早期版本專注于IT,因此錯失了重點。企業不需要為IT優化,他們需要為開發人員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