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進入下半場:云計算軟硬一體交付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當今,開源和云計算這兩種分別代表著軟件開發與IT服務模式變革的歷史潮流匯合在一起,形成了推動云計算發展的強大動力,云計算也成為開源模式最熱門的應用領域。EasyStack,中國領先的開源云計算廠商,在開始邁向公司第一個五年的日子,舉行了春季發布會,全新中文品牌名誕生。
全新中文品牌名:易捷行云
在承上啟下的2018年,在 EasyStack這個名字已經被大家熟知的情況下,EasyStack揭曉了中文品牌名:易捷行云——簡單、便捷、讓業務行云流水的云!
在談到名字由來的時候,EasyStack創始人兼CEO陳喜倫表示,“易捷行云”是EasyStack云計算產品線的中文品牌名,并不是注冊商標。出于做一家國際化企業的目標,EasyStack自成立起一直使用“EasyStack”的英文名字,隨著行業的擴展,客戶的增多,起一個中文名字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易捷”二字在EasyStack廣受歡迎,“行云”則是EasyStack內部研發的云平臺。
EasyStack創始人兼CEO陳喜倫
C+輪3億元人民幣融資
目前,EasyStack已經完成由多家人民幣基金投資的3億元C+輪融資,資金將主要應用于核心技術的研發、云計算產品化的開發,以及企業解決方案的生態投入三大方向。C+輪融資不僅意味著易捷行云EasyStack(以下簡稱EasyStack)將年內完成拆除VIE架構,也意味著開源云計算在中國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行業企業用戶的廣泛認可。
EasyStack最初的定位是以開源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化公司,EasyStack已經不只是一家開源服務公司,新的時代更強調產品,強調輻射更多行業,而不只是一部分專家型客戶。EasyStack從戰略到執行都是連貫的。從私有云到混合多云,從軟件到軟硬一體,這是未來私有云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中國的自主可控和創新能力已經達到世界級的水平。加上人才的培養和輸送,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領先的云計算技術國家,“我們希望EasyStack能成為領軍者”陳喜倫表示。
超融合下半場云就緒的產品ECS Stack
陳喜倫指出,從產品角度來看,超融合的下半場是云計算的軟硬一體交付。
在下半場,云計算企業對于超融合市場是典型的降維攻擊。當微軟Azure Stack以混合云的超融合一體機概念進入Gartner超融合魔力象限,上周VMware和Nutanix分別發布多云環境支持,2018年將成為超融合下半場的分水嶺之年。下半場的超融合的三個重要特征:不支持多云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場超融合;不支持微服務粒度升級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場超融合;不支持應用為核心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場超融合。
基于以上的認知,EasyStack推出超融合下半場的產品——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它支持多云,支持微服務粒度升級,支持以應用為核心等很多創新型的功能。與此同時,EasyStack還發布了ECS Stack和ECS相結合的工業互聯網場景化方案,并發布ECS Stack在教育、醫療、政府、制造行業的行業解決方案。
與博學教育合作成立EasyStack博學學院
作為中國首個具備OpenStack+Kubernetes產品線的專業開源云計算企業,和CNCF Certified Kubernetes Partner全球認證合伙伙伴,EasyStack也將在2018年持續在容器市場發力。結合生態的力量,EasyStack與博學教育宣布戰略合作成立EasyStack博學學院。
為促進Kubernetes在中國的落地和普及,幫助企業用戶培訓具備Kubernetes專業技能的高級技術人員,EasyStack博學容器學院面向國內用戶推出CKA全球認證培訓課程,包含Kubernetes在內的CNCF托管的關鍵項目技術的培訓和認證。課程采用實例講授、現場演練等交互式的形式,最大程度地集中了各個重要知識點,并為培訓人員通過CKA認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