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我國僅有40.3%的企業使用云服務
以連接、協同、共享、智能為核心特征的企業上云,是企業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快速獲取數字化能力、實現數字化轉型重生的重要路徑。各省市已紛紛推出“企業上云”行動計劃,搶占經濟轉型發展先機。近日由用友、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兩化融合服務聯盟聯合研制發布的《中國企業上云指數報告(2017)》顯示,目前我國僅有40.3%的企業使用了云服務。全國各省市企業上云指數水平呈現“東高西低”的分布態勢。
報告從基礎云化、云化創新、管理變革三個維度構建企業上云指數指標體系,基于全國上萬家已應用云平臺的企業相關發展數據,對全國整體、不同省域、行業和規模的企業上云水平進行分析測算,對企業上云的特征、趨勢及重點等進行深入剖析,***圍繞數據、平臺、生態和安全對未來趨勢進行展望。
企業上云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
上云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重生的重要路徑,云計算的廣泛應用將大幅降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成本,助力企業快速獲取數字化能力,實現創新轉型發展。
企業上云指數由基礎云化、云化創新、管理變革三個一級指標構成,包含全國企業上云指數、行業企業上云指數、企業上云水平三個層次,為深入量化分析全國、各省市、各重點行業的企業上云水平提供了基礎性工具。
當前,我國上云企業的軟件和數據云化水平較低,是基礎云化的主要短板。底層設備數字化、聯網化尚未全面普及,生產設備設施云化尚未就緒。
報告指出,提升數據云化水平應以增強大數據應用能力為落腳點。企業上云,網絡先行,企業應不斷夯實網絡基礎能力,為上云做好保障。
我國企業上云正處于起步探索階段
分析結果顯示,2017年我國上云企業的上云指數水平僅為33.7,企業的基礎云化、云化創新、管理變革三個一級指標水平分別為38.4、31.0、29.6。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僅有40.3%的企業使用了云服務。
全國各省市企業上云指數水平呈現“東高西低”的分布態勢,毗鄰省份的上云水平相近且表現出相近的發展趨勢,基本與當地經濟開放和活躍程度成正比;從行業維度看,電力行業企業上云水平明顯高于制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上云水平亟待提升。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的持續深入推進,企業依托云平臺實現跨企業協作、開展商業模式和業態創新蓄勢待發。在云端,企業逐步從鏈狀協同向基于價值合作的網狀協同邁進,開放協作與價值合作成為新生態的關鍵詞。
上云企業應持續推進戰略轉型、加強全員激勵和賦權、進行組織優化,提升管理變革水平,以適應云服務生態體系,更有效發揮管理組織的動態協同能力。
報告中還針對未來,展望了企業數字化應該重點發展的方向。包括:通過企業云化實現數據采集、流轉和共享; 公有云***基礎云服務發展優勢明顯;建設云生態成為云服務商的戰略方向,也是企業統一的發展需求;安全是企業上云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