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技術了,還有一條路
有幾個同學向我反映說不想干技術了,太累,新東西也太多,根本學不完。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做軟件開發的就是這么“苦逼”, IT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新東西層出不窮,每隔幾年都會有一次大的變革,從單機軟件到C/S 軟件, 從C/S到B/S, 然后是手機端爆發,大數據,云計算,這一波浪潮感覺還沒完,人工智能又迎面撲來,開始“忽悠”了。
所以我也一直說對技術沒有興趣在軟件開發行業是不好混的, 也非常理解一些同學不想再干的苦惱。
但是IT業也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的, 不僅僅有開發這個技術崗位,還有產品經理、項目經理、運維......等等和開發有關聯但是編碼較少的崗位,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國內比較小眾的崗位: 業務專家。
我得知這個崗位最早是在一個家小外企,做的是稅務軟件開發. 入職后就看到了相關的業務文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寫得相當漂亮。 我當時還好奇這是哪位技術大拿寫的,人才啊! 后來老大說公司專門有一個業務分析的團隊,其中都是業務專家,對稅務領域,尤其是歐美的稅務非常精通, 文檔都是他們出的。
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歐洲各個國家的稅務知識,梳理其中的業務邏輯,形成相對通用的業務模型,劃分成各個業務模塊,交給中國團隊,讓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開發出來。
有意思的是這些業務專家團隊主要位于南非,他們來中國的時候我接觸了幾個,有一位應該是沒接觸過編程, 設計出來的模型不太好實現, 在我這個***主義者看來不夠***, 只是我那蹩腳的英語實在是太差,結結巴巴、詞不達意, 只能用有限的單詞拐彎抹角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不得不屈服于他的“淫威”。
后來在IBM見到了更多的業務專家,或者稱為BA(Business Analyst), 他們很多都是從程序員成長起來的,對系統非常地熟悉, 在做驗收測試的時候,經常一邊在界面上操作,一邊查看數據庫, ***開個Bug , 說數據庫表某一行數據不正確!
高傲的程序員被人死死抓住了把柄, 很沒有“面子”,心說驗收測試不是黑盒測試嗎怎么還看數據庫?但是不得不佩服, 趕緊加班加點修復。
擁有這樣的BA,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他們和客戶溝通,梳理業務知識,寫成了程序員熟悉的樣子,由于懂技術,他們和程序員溝通起來非常地順暢, 除了他們是美國人,有時差之外,開發過程簡直***了。
更讓我吃驚的是,還有一些業務專家,自從加入IBM以后就一直在大型機(Mainframe,就是運行銀行金融等核心業務的服務器)上工作,竟然在大型機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對他的銷售模式、收費模式了如指掌,成為了整個大型機部門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
當時還聽到一個段子,不知是真是假,說有個老太太是銀行業務的專家,已經退休了,但是又被公司返聘回去,原因是客戶很需要她, 她只要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客戶就會覺得有底氣 --- 這得是什么境界啊!
請大家注意的是,這些業務專家所處的行業,都有著穩定的、持久的、變化比較緩慢的業務,例如稅務、銀行、財務、保險、醫療、股票證券、期貨等等。 如果你也是在類似的行業,可以持久地積累業務知識,能夠成為業務大拿的,不妨考慮下業務專家這個方向。
技術***也保持住,不要隨意丟掉,如果既懂技術,又是業務專家,那在行業就太吃香了。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以承接各式各樣的項目為主,或者所處的行業并足以讓你積累起豐富的業務經驗,無法建立起護城河,那就不用考慮了。
對于我個人來說,我也想找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位, 但是在純技術領域這幾乎不可能,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如果時光倒流的話,也許我會找個行業,成為一個懂技術的業務專家。
【本文為51CTO專欄作者“劉欣”的原創稿件,轉載請通過作者微信公眾號coderising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