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的IT人,都去干嘛了?
這幾天,大家唏噓不已
當年黑豹鐵漢一般的男人
如今也不得不變成端著保溫杯的大爺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我們這些別人眼里的“老司機”
曾經IT職場的“中堅”力量
或已經、或正在、或將要,跨過40歲
這個年齡的尷尬之處在于
后面追兵無數,前方無人引路
所以
當我在粉絲群里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群友們的答案
既酸爽,又無奈
@曾經的高考精英,現在優越感喪失
“現在40多歲搞IT的,都是當年學習成績不錯的一批人(高考擴招以前的),可是入了IT這個特殊的行當。
混到今天,當年那些優越感統統不復存在,分分鐘被年輕一輩碾壓了。學歷、證書、經驗,似乎重要,又似乎完全不重要了。”
@心累,厭倦了,很多轉行了
“一畢業,就被當時的老板上了一課——35歲還不到管理層,以后沒得混。
身邊40歲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都轉行了,賣酒賣茶葉做餐飲,總之都去做2C的生意,心累,厭倦了2B的項目節奏和回款方式。”
@一定要優秀過
“25到35歲很關鍵,一定要優秀過,敢定目標、敢實現,讓對手頭疼。
否則到了40歲,跟著打醬油都沒份了。”
@ 35歲開始轉型、轉行
“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沒混上高管,40歲IT行業確實很尷尬。身邊的幾個朋友大多在35轉型,轉型、轉行!”
@總要有點屯糧,心中不慌
“要么手上有客戶,要么手上有資源,要么手上有渠道管理經驗,技術好的去做云計算公司的售前了。”
@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國家都推遲退休年紀了,到40歲了,你一樣得錨足了干!”
@售前崗位很尷尬
“沒到40,在做售前,感覺售前這個崗位最四不像,論技術水平和深度,沒有運維和售后強,論市場能力,趕不上業務人員。
所以,還是要深入專研一門技能,比如存儲,網絡,安全,在以此為基礎擴展。總工就是最終目標了”
@ 看見00后都害怕
“我的危機感,就是00后越來越厲害了,王者榮耀都打不過他們。”
@ 運維,路在何方
“我父親是鋼鐵廠的工程師,現在快70了還有人返聘他去做總工,還是傳統行業的知識保值啊!
作為一枚運維,我真不知道再過兩年,我還能不能找到工作,給機房看門人家都選小年輕啊……”
@剛過40,猴逼忙,還猴逼窮
“剛過40,一天天吭哧吭哧猴逼忙造得猴逼累的還猴逼窮 。想出出不去,想走走不了,抽根煙想想除了這行其它都做不了。”
@ IT不如民工?
“奔四,中途出去干了幾年建材,今年又開始干IT,感覺企業級IT革新進步很少,虛擬服務器、超融合架構這些新概念,就像iPhone的升級,小創新。
前幾日拜訪個客戶,介紹下Vdi,客戶說這很簡單,我說這系統架構有點創新,客戶說不就網吧那樣的系統?!
近期去修了臺筆記本電腦,一次40一次50,走出電腦城大門時,我感覺做IT的真不如民工…”
@從未接到過獵頭電話
“奔四中,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每天都在忙著打單子,做著上千萬的項目,拿著上千的工資。快40的人了,從來沒接到過獵頭電話,算不算干這行***的悲哀?”
@沒那么多領導崗位
“40歲以上的基本都是老板和副總級別了,一線的真沒見過。混成磚家的也有不少,甲方那邊的特別多,在乙方也當領導了。
我是覺得,IT業起步晚,40歲以上的人少,很快越來越多了,但是沒那么多領導崗位啊,40+了還咋當IT小兵?。”
@40歲的IT女
“作為40以上IT女人,還在不斷學習新技術,入坑太久了,沒有回頭路后悔藥,只有不斷更新自己。”
@10年簡歷沒更新,心中充滿危機
“我身邊很多人,10多年沒更新過簡歷了,但心中充滿危機,我覺得很多在IT大公司打工的,都這種狀態吧。
沒空更新簡歷,但要不斷更新閱歷!”
……
…
看著群友們的發言,我也感同身受
四十本該不惑,但長在IT的坑里
永遠都有太多看不懂、摸不清、參不透
不同的崗位,相同的危機感
每個人都想破局,每個人都想轉型
但大家往往忽略了關鍵因素:大環境&小環境
大環境→是當前IT行業的趨勢和風口
【云、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IoT、認知計算】
跟你可有半毛錢關系?
小環境→是你所在的公司和崗位
【IT廠商、通信企業、ISP、ISV】
可曾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
so,所有危機重重的IT人們
不管你25歲、30歲、35歲、40歲
都要找對小環境、跟上大環境
與企業一起轉型,和趨勢共同成長
▼
所以,下周
我會融入一個“小環境”,帶大家看“大環境”
↓
IBM Systems創行者高峰論壇
小黑羊將***融入“我摸”
擔任獨家線上點(tù)評(cáo)嘉賓
我將帶你看106歲的IBM如何轉型
看53歲的IBM大型機如何舉重若輕
看“我摸”如何***AI、區塊鏈、IOT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