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高密度 Wi-Fi 網絡時,一定要掌握以下幾個重點
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只有運動場、展覽館、大學、酒店、車站、機場等一些特殊的場地才會使用高密度 Wi-Fi 網絡。
實際上,高密度 Wi-Fi 終端的場地非常普遍,其中包括公司辦公區、會議室、培訓室。現在一般的上班族身上可能就有3個使用 Wi-Fi 的移動終端 (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
那么,假設有20個人開會的會議室便有多達60個移動終端在連接 Wi-Fi 網絡。
以往, Wi-Fi 網絡的設計只注重覆蓋范圍。診斷 Wi-Fi 網絡的手段也集中在不同的位置測量信號強度 (RSSI) 和 信噪比。盡管信號覆蓋和信噪比很重要,但提供足夠的吞吐量也同樣重要。假如忽略帶寬容量,當連接的終端逐漸增多,種種問題便會出現。
- 網速緩慢
- 連不上 Wi-Fi 網絡
- 經常被踢出網絡
這種情況在我國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是:在組建 Wi-Fi 網絡前沒有做好規劃設計工作。因此,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周討論一下“設計高密度 Wi-Fi 網絡的基本常識”。
在設計 Wi-Fi 網絡時,一定要掌握以下幾個重點:
一、高峰時間有多少 Wi-Fi 終端連線(不是人數,而是終端的總數 — 1個人可以有多臺 Wi-Fi 終端的)
二、這些終端和提供 Wi-Fi 服務的接入點 (AP) 的射頻能力 — MIMO、支持的信道、信道頻寬
三、運行應用所需要的吞吐量 — 每用戶/終端類型
四、預計需要多少臺 AP 才足夠應付需求
因為 Wi-Fi 的通訊其實就是各終端在共享信道上的空口(airtime)資源。共享空口資源的終端越多,每臺終端所占用的空口資源便會越少,從而影響整體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