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火爆,為何巨頭還未入場
區塊鏈的火爆得益于數字貨幣的出現,高收益的回報讓無數想一夜暴富的投資者入局,數據顯示,以太坊的ICO收益率為689倍。但ICO高倍率的背后隱藏了巨大的風險,由于ICO沒有相關的法規和監管。很多ICO項目純粹是因為投資者對于數字貨幣的新鮮和興趣,從而利用缺乏監管的現狀實施非法集資,ICO融到一定的資金后,存在項目不能落地、團隊解散等風險。據一位行業資深人士透露,國內的一群人甚至去了國外發布假ICO,借此進行圈錢。
區塊鏈技術其實沒有什么爆款產生,除了其擁有的幾大特性和數字貨幣外,并沒有能讓人留下印象的產品。數字貨幣由于沒有對應的監管機構,似乎已被冠以“混亂”二字,現在監管政策正在完善,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出臺。
數字貨幣從本質上來說是區塊鏈的衍生品,發布數字貨幣,那么需要有自己的區塊鏈項目,這樣的一個局勢下,“那些”ICO也會發布關于區塊鏈技術的白皮書,虛構一個使用場景,借此發布ICO進行圈錢。
區塊鏈未來是“萬物互聯”
目前區塊鏈應用可用于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甚至可以應用在社會治理領域,包括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范圍可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在未來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協議。
區塊鏈目前在國內市場競爭格局和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初步形成,相關技術和應用生態正在落地,只有少部分企業、應用項目開始贏利,但總體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市場規模不大,大多數的企業和項目仍處在初投階段,與歐美等相比,目前國內由于缺乏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扶持,本土的區塊鏈企業仍處不利狀態,技術、產業和應用仍有較大差距。
國際上目前對于區塊鏈的應用和國內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都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
現在很多區塊鏈技術,就算技術不錯,但工程上需要一些時間。做一個示范項目不是很難,幾個月可以做完。但把它上線,比如做一個支付系統,并不是那么簡單。如果算錯了,可能要賠幾億甚至是刑事責任。由于法律和各方面的原因,真正做到核心系統,還不是那么容易。如今很多的區塊鏈應用,基本上都是所謂的“旁邊系統”,不是那么重要的系統。做失敗了,用人工把它救活就可以了。這是現在的趨勢,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成熟。
巨頭:觀望成為主流
綜上所述,目前區塊鏈行業還處于比較早期階段,落地產品并沒有很多,很多項目只是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另外,目前落地的項目都不屬于核心系統,對于未來會有改變,但顛覆的范圍比較小眾。
由于數字貨幣的出現造成區塊鏈項目魚龍混雜,在項目沒落地之前無法判斷其真假,這造成了整體行業并不明朗,還需要一次大的篩選,淘去那些想利用ICO進行圈錢的公司。
據悉一些巨頭已投入少量的資金進行運轉,微軟在其Azure云中推出了名為區塊鏈即服務(blockchain as a service)的產品,本質上就是為區塊鏈初創企業以及工作量提供托管服務。Alphabet在市場中的大多數業務活動都是通過其風投機構GV開展的,其資助了包括區塊鏈(公司名稱)以及銀行使用的分布式支付網絡瑞波等初創企業。谷歌的人工智能部門DeepMind也正在使用類似于區塊鏈的分類賬本來追蹤并保護醫療數據。
眾多巨頭中,IBM在區塊鏈項目上可以說是動作最大的一家,其上月表示其正在為歐洲的7家最大銀行構建區塊鏈技術,以促進中小型企業的國際貿易。其首席執行官Ginni Rometty在1月的一次會議上表示,IBM正在其內部使用區塊鏈來跟蹤融資,并且還與大型零售商和托運合作,在全球物流系統中實施區塊鏈。
巨頭入局區塊鏈勢在必行,目前這些巨頭大多數都在等待一個時機,畢竟區塊鏈是一項顛覆性技術,巨頭不會放任這塊肥肉從自己的眼前溜走。現階段混亂的市場對于一些干實事的區塊鏈公司來說也是一次機會,在巨頭還未涉足之前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