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GMIS 2017“人機大戰”:見證人類最后的“殺招”
當搜狗最新語音識別技術的機器人汪仔“遭遇”擁有創造思維與人類智慧的高智商精英團隊,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5月28日的2017全球機器智能峰會(GMIS 2017)現場,這一問題有了最終的答案。
作為由機器之心主辦的首屆全球機器智能峰會中最受矚目的環節之一,“人機大戰”于當天中午正式開始。比賽共計五輪,采用三局兩勝制,雙方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且準確度高的一方為勝。而每道題的完成時間為二十五秒,比賽難度可謂逐級增加。
參與此次對戰的人類戰隊選手為來自VIP速記團隊的李曉雨,作為聽音速記專業人士的他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了更全面地展現賽況,現場左右的分屏全程直播人機雙方的答題過程。第一輪比賽以計算機之父圖靈的紀念文章為考題,進行速記比拼。首戰試水,雙方的速度一度不分伯仲,人類選手李曉雨和“汪仔”的表現均近乎完美。
第二輪難度增加,從普通的文章“進階”到專業論文。比賽選用了專有名詞密集的機器學習論文,并且沒有預留熟悉專有詞的準備時間,要求直接實時記錄。與此同時,GMIS 2017的主辦方機器之心還特別添加了“四川話論文”環節,作為此輪的候選評分標準。當”川普“響起的一瞬間,會場中頓時笑聲一片。
第三輪與第四輪難度再次升級,進入語碼混合對賽與方言識別環節。第三輪所用材料夾雜漢語、英文單詞、英文縮略語多個語義元素,第四輪比賽則需要記錄難度頗大的粵語普通話。面對著復雜的語碼混合章節與用粵語普通話讀出的電影片段,久經沙場的“汪仔”也出現了數秒的“卡殼”。從第四輪較量可以看出,在識別方言方面,人類選手李曉雨明顯更勝一籌。
經過前四輪難度大且信息復雜的PK,現場的氣氛已達到高潮。在最終一輪的繞口令對戰后,激烈的人機大戰落下帷幕。精彩的比賽令現場觀眾感覺意猶未盡,而“汪仔”妙語連珠,不時說出“我身高1米8,智商180,貌美如花”等經典語錄,其的智能聰慧更讓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搜狗CEO王小川對人機對戰進行了點評,并在名為“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思考”的演講中,闡述了搜狗對于人工智能的探索及洞察。王小川認為,在感知和生成領域,人工智能的進展會影響人機交互,這也是搜狗感興趣的領域。從歷史趨勢上看,機器在適應人,而不是人去適應機器。搜狗努力的方向就是在文字領域里面實現對話、問答和翻譯的工作,也是代表了今天在深度學習或者在人工智能最前沿還沒有突破的一個領域。
在本場“人機大戰”中,搜狗“汪仔”最終以4:1的比分戰勝了人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人類在面對比賽時不僅需要克服緊張情緒,也要應對突發情況所帶來的干擾,這種先天性的“劣勢”無法避免,因此在本場人工智能與人腦的對決中沒有輸家,無論是人類選手還是機器人“汪仔”,均用無可挑剔的表現交出了圓滿的答卷。人機對戰的目的是促使業界認識到人類和人工智能之間的差距,正視人工智能思考人生和深度學習的能力,并為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思考。人工智能的日益進步并不是為了戰勝或取代人類,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只有以積極的心態擁抱人工智能,推動其的不斷進化與落地,才能促進人類文明的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