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信網:金融穩,互金行業須“安”“穩”前行
2017年注定成為金融業強監管年,各級監管部門,將防控金融風險,加強監管協調提到首要日程。從中央到地方均達成高度一致的認識: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面對監管提出的高要求,面對不斷出臺具體而嚴厲的各種措施,互金行業如何應對,如何發展?為此,記者專訪了金信網總經理徐磊鋒先生,徐磊鋒分析指出:要達到金融穩的目標,互聯網金融行業必須做到安全***,穩字當頭,合規發展。
銀行資金存管要先行
銀行資金存管既是監管的要求,更是平臺穩健發展的需要,合規是平臺安全的基礎,也是平臺獲客的保證,銀行資金存管是合規的***步。為落實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實現客戶資金與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自有資金分賬管理,防范網絡借貸資金挪用風險,銀監會2017年2月23日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明確要求互金平臺要合規應實現銀行資金存管。
只有符合銀行資金存管要求,并且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的平臺,才算是符合資金存管的監管要求。銀行資金存管雖然難度大、門檻高,但對于行業而言存在積極的正向作用,可以推動行業在運營、管理、資金流動上更加安全,在降低平臺道德風險,保護投資人的資金安全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徐磊鋒認為:資金存管系統上線以后,金信網的用戶資金和金信網平臺的資金將由銀行進行分賬管理,交易和結算都在銀行系統內部進行。屆時,借款人、出借人都將在銀行開設獨立的銀行電子賬戶并設有獨立的交易密碼,交易資金均根據用戶指令通過電子銀行賬戶劃撥,并對充值、提現等支付結算和資金流向等進行嚴格監管,杜絕了資金池以及資金占用風險。
在選擇資金存管合作銀行的過程中,金信網秉持嚴苛的標準,經過對10余家銀行合作伙伴的層層篩選和量化評估,最終從用戶資金安全、技術對接點、未來用戶體驗等方面考量,與徽商銀行確定了合作。
銀行資金存管的實施同時應關注后期資管銀行與平臺的對接,在保證高效安全運轉的前提下,***限度減少對現有平臺的影響。通常應成立銀行資金存管專項工作小組,在***程度上保障用戶體驗友好、便捷、高效的基礎上推進存管工作。對接后完成系統改造升級、技術對接、系統開發、系統測試和數據遷移等上線前的準備工作,最終保證資管系統上線后的正常運營。
風控措施要到位
互聯網金融風險作為監管整治的重點之一,如何防范風險,提升安全?穩字當頭,提前準確判斷風險隱患、采取各種防控措施是前提和關鍵。
互金平臺用戶大多是具備“長尾特征”的網絡用戶,存在一定信用風險,需要首先對其進行信用等級評估,預判風險隱患。目前行業風險量化指標體系和風險動態評估存在不足,存在一定經營風險。網貸行業在我國還屬于新興的金融業態,系統、科學的風控方法不夠完善,內控組織不夠嚴密,很可能出現風險暴露和出借人損失。因此,應研發相應的技術手段,制定各種制度,以實現風險的動態評估,實現平臺穩定有序發展。
這方面,金信網嚴苛風控標準,始終將風控作為核心工作,不斷拓展平臺風控審核的維度與深度,將第三方實地信審與線上大數據風控結合,打造了29道風控流程。金信網在積累多年行業數據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與第三方征信等機構的合作,對借款人信息進行多維度信用識別、多重監控和預警。
同時,金信網一直致力于加強風險防控策略研究,加大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在傳統管理和金融科技的基礎上進行多層次、系統化的風控,降低用戶風險。日前,金信網還接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反欺詐系統等系統,提升反欺詐能力,致力通過互聯網技術強化風控,重塑行業信用鏈條。
合規發展贏得未來
監管趨嚴,行業如何發展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徐磊鋒認為:“隨著行業競爭趨于健康、規范,行業將徹底告別泥沙俱下的野蠻生長時代,迎來‘寡頭’統治時代,其他平臺則會轉向其他小額分散的資產,并在細分行業搶占自己的市場。”
隨著行業自律機制和統一信用體系的陸續建立,平臺惡性跑路事件概率將降低,多頭借貸”、“騙貸”等風險將降低,平臺將迎來良好的市場環境。
徐磊鋒分析,市場目前處于良幣驅逐劣幣的環境,行業步入合規軌道后,存活下來的平臺將在我國企業、個人融資需求和理財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迎來新的發展機會,他預測,未來將是合規、優質平臺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