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這些企業 都擁有自己的保障系統,但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數據能否如期恢復,業務是否能及時上線,都是對IT系統的一次磨難。
IT的世界經歷了如此多的磨難,從這些磨難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問題:
·雖然采用了磁帶備份,但磁帶的存放環境是否達標,關鍵時刻備份的數據能不能讀出來?——或許能讀出來,但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完成恢復?
·雖然部署雙機系統,但雙機軟件能否切換成功?——或許切換成功,但數據是否完整,是否有緩存中的數據丟失造成數據庫不一致,數據庫能否上線?
·雖然采用了CDP設備,部署的CDP設備也一直在線,但我們是否測試過CDP硬件中的數據可用?
·雖然我們部署了容災系統,但我們是否做過演練?多長時間演練一次?每次演練能否切換成功?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IT需要一套完善保障系統,一套穩定可靠的“月光寶盒”,但哪里有呢?
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Dell 結合業內經驗,為您了準備了一整套可控、可用、可靠“月光寶盒全活系統”,幫您打消一切煩惱,帶您任意穿越,不懼任何風險。

我們通過這張圖來解釋下如何幫您實現各種不同情形下的需求:
架構特點:
1, 內嵌式架構,系統簡單,避免了任何外掛設備的瓶頸和外掛設備附加的單點故障問題。
2, 全活系統,邏輯錯誤、物理故障,一個系統全部保護。
功能描述:
1, 業務漂移后,底層設備能否感知?“內嵌式應用智能雙活”幫助自動完成。譬如,當VDC1的業務虛機被遷移到VDC2時,傳統情況下,宿主卷還在VDC1的存儲上,該VM需要走很長的路徑才能寫回生產存儲,Dell Storage內嵌智能偵測功能,會感知到該VM的路徑開銷發生了變化,自動觸發存儲層遷移,在線的將該VM的卷遷移到災備端,從而實現系統內的***路徑匹配。對于IT部門來說,只需要關心業務主機在哪里,存儲層會在無任何中斷的情況下智能的將數據層漂移。
2, 對于CDP來說,如果單單保護存儲層面,當發生故障時,主機緩存的數據無法被CDP設備捕獲,從而造成很多應用的數據丟失,甚至有些應用系統會因數據不一致而導致業務無法上線。而該系統“內嵌式CDP”的功能預防了此種情形下的錯誤發生,存儲層的內嵌CDP功能在記錄每份CDP數據時,存儲層都會和應用層“打招呼”,等應用層將緩存數據下沉到存儲中后,再記錄該CDP恢復點,做到應用層數據一致,保證您可以盡情穿越至每個CDP時刻。
3, iSCSI流量、FC流量、以太網流量,無論什么流量,通過一個“融合式網絡”全部搞定;本地業務服務器可通過純FC、iscsi協議、FC與iscsi混合協議同時訪問存儲系統,通過多路徑軟件將多條鏈路合并。在同一機房內,條件允許,通過FC進行存儲復制;異地機房,鏈路資源受限時,通過以太網,將iscsi數據流和業務數據流同時傳輸至異地,通過以太網實現遠程容災,從而降低鏈路成本。
4, 機械硬盤雖然性能低,但容量大,價格便宜;SSD帶來的性能提升有目共睹,SSD的類型也令人眼花繚亂,性能高的成本高,成本低的壽命短;“自動分層SSD加速”技術整合了所有硬盤特點,實現了在同一臺存儲系統中,自動選擇高性能SSD做為寫入層,大容量SSD做為讀取層,低速機械盤存放冷數據,***實現 “低成本+高性能+大容量”共存,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5, 鏈路帶寬吃緊?鏈路帶寬升級?很多時候IT需要靈活機動的面對環境的變化,傳統存儲都支持同步、異步兩種方式,但是,您必須在開始的時候決定好到底是用哪種方式傳輸,否則,當需要改變傳輸模式(同步變異步或異步變同步)時,一起配置必須推倒重來,。而在Dell Storage上,成功避免了這種人為災難的發生,只需要劃個勾,沒錯,只需要劃個“√”, “雙活同步異步在線轉換”,隨需而變,讓您想怎么傳就怎么傳。
6, “***授權許可,控制器在線升級”。傳統存儲都把硬件模塊和軟件功能綁定到一起,當控制器性能不足需要升級時,各種硬盤、盤柜、許可證,統統再買一遍。是不是有種被綁架的感覺?而Dell Storage完全釋放了您的購買方式,當您需要升級存儲控制器時,只需要升級存儲控制器,您已經買到的硬盤、擴展柜、許可證還是您的,保護您的投資。想什么時候升級,想怎么升級,您說了算。
7, 還有一種情形,業務初期,沒有容災條件,只購買了1臺存儲,而隨著業務發展,需要加個小的做容災?或者新購個新型號做為主存儲,老設備去做容災段?對不起,您又被綁架了,傳統存儲要求兩個容災存儲型號必須完全一樣。但是,Dell Storage不做這些技術限制,對于容災兩邊的設備型號,您可以任意選,“任意對任意型號雙活”。
金無足赤,事無巨細,萬一后悔了當初的選擇,發現到手的設備不滿足要求,怎么辦?Dell Storage首創業內先河,再陪您呼喊一次“菠蘿菠蘿蜜”, 帶你回穿60天,不滿意即退貨,客戶可為任何原因退貨。
[[174854]]
[[17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