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分享SDN創新實踐 發布Cloud Fabric 5.0解決方案
原創華為企業業務BG企業網絡領域營銷總監程劍現場講解PPT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6舉辦期間,華為舉辦了一場SDN創新實踐媒體見面會。在會上,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線數據中心網絡領域總經理余立、華為企業業務BG企業網絡領域營銷總監程劍與媒體分享了華為關于SDN的創新實踐,尤其是在互聯網領域的一些應用心得。
與此同時,華為還發布了面向云業務的Cloud Fabric 5.0解決方案,其核心內容是華為Fabric Insight精細運維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網絡狀態可視化度量管理和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分析實現分鐘級故障定位,幫助客戶提升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
公有云顛覆互聯網企業常規需求
程劍告訴記者,很多情況下,互聯網都在扮演產業先驅的角色,在SDN技術范圍內也是如此,云技術、SDN創新技術往往優先在互聯網領域發生。華為將互聯網公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OTT,提供電商等各項服務,如阿里巴巴、百度、京東,這些公司在運營自營業務同時儲備了強大的技術能力,他們有機會發展公有云服務;另一類是MTDC,海外公司相對多一點,他們運營自己的數據中心,提供一些基礎設施服務,如EVRY,他們都在向云轉型。
當互聯網公司走向云的時候,面臨的挑戰完全不同。程劍表示,在運營私有云業務時,互聯網企業對網絡帶寬容量、時延,要求非常高。但是當開啟公有云業務時,他們對業務的開通速度、多租戶支撐要求非常高。公有云使得互聯網公司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以華為的客戶騰訊為例,騰訊在全球有60多個數據中心,云端服務器有30多萬臺,可以算是業界***的SDN商業網絡。據了解,華為SDN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提供公有云服務,可以實現租戶精細化度量,同時提供跨數據中心的集群能力、數據中心統一調度能力以及網絡擴展能力。
分享精細化運維的妙處
SDN業務部署完成后,運維的對象從傳統網絡的一張物理網絡變為業務、邏輯和物理三張網絡,但傳統運維手段缺少對業務和邏輯層網絡狀態的監控,一旦應用出現問題,故障難以定界;海量租戶業務的不斷上線與變更,使得網絡隨之動態調整,基于業務配置的人為逐一排查方式無法快速定位問題。
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線數據中心網絡領域總經理余立答記者問
余立表示華為Fabric Insight精細運維解決方案,正是為了解決用戶的這個痛點,它可以面向業務的運維管理,幫助客戶開啟網絡智能運維模式,減少業務云遷移中的阻礙,加速云轉型升級。
對于Fabric Insight幫助用戶節約成本提升效率的切實數據,程劍表示目前在測試環境可以降低成本70%左右,實際情況還要依賴于大規模數據中心真實的應用。
余立補充到,目前數據中心規模越來越大,數據中心越大經營規模效應就要越大,平均到每個成本就要越低,然而一旦變大,企業面臨的運維問題就會越來越尖銳。“一臺交換機和一萬臺交換機的運維成本區別并不是簡單的人力疊加,而是必須利用工具,讓工作更高效。”
一樣的可視化 不一樣的可視深度
在談及新發布的解決方案優勢時,余立表示,華為的三級可視既可以看到物理路徑全網熱點視圖,洞悉整個路徑質量狀況,也可以基于某個租戶的邏輯網絡看他的邏輯路徑,這是三級可視和業界同類方案較大的不同。
記者了解到,全網可視化通過將“業務、邏輯、物理”三層網絡對應的應用質量、邏輯和物理網元、功能特性使用情況等網絡狀態信息全面統計,對應用及網絡的健康度進行全面度量和分析,使得大規模網絡運維管理變得簡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網路徑質量掃描,通過周期性自動獲取網絡路徑質量狀態,并跟隨網絡動態調整而變化,業務層故障時可自動關聯物理設備。采用創新的大數據分析算法,100%網絡路徑探測同時加速探測效率,實現分鐘級故障定位。
據悉,Cloud Fabric解決方案是華為敏捷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2年全球發布以來,已成功部署于全球120多個國家超過1200個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