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國家教育部是如何實現全國數據大集中的嗎?
教育幾乎是每個人都不會陌生的領域,從懵懂的孩童成長為社會的棟梁,教育在每個人的身上發揮著點石成金的巨大作用。教育不僅涉及千家萬戶,更關乎國家未來,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因此教育一直被視為國家發展的基石。
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應出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這背后離不開一個又一個數據。具體而言,及格率、升學率、入學率、出勤率、輟學率、畢業就業率等數據均能體現國家的教育水平。對于教育行業而言,數據是核心所在,因為所有的教育指標都需要根據大量的基礎數據來分析。繼互聯網、物聯網之后,教育行業被視作與大數據最相關的行業。
當教育遇見大數據,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教育模式正在快速向數字化教育模式轉型,通過教、學、管、研多層面的數據集合,結合大數據分析,指導學校優化教學結構,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為培養人才、教育科研服務。地域差異所帶來的產業差異化同樣影響著教育。通過本地產業數據挖掘、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結合本地的教育產業結構,可以實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產業鏈,為當地建設培養更多的人才。因此,如何精準地統計并分析數據,是當前教育行業在大數據時代的一大課題。
攜手華為,加速中國教育模式改革
在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教育需求旺盛,有著廣闊的大數據應用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越來越大,特別是針對教育系統的精準分析、精準挖掘、精準決策等方面。作為管理中國教育事業的***行政機構,中國教育部已啟動了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信息化建設項目,這也是教育大數據戰略的***步。
該項目自2009年12月開始實施,計劃建設5大類36個業務系統,統稱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包括學生類、教師類、資產及辦學條件類、規劃與決策支持類和其他業務類,貫穿學前至高等教育,覆蓋全國學生、教師、學校經費資產及辦學條件基礎數據庫及其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基礎數據庫的動態更新和數據的交換共享,從而準確掌握全國教育的真實狀況,為教育宏觀決策與監管和教育經費合理科學安排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撐。
作為教育系統的戰略項目,項目數據涉及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總體設計方案上必須保證業務系統的高可靠性,教育部數據中心及其承載的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均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要求設計、建設和維護。部級數據中心將匯集各省級數據中心數據,數據量大,并發數高,在部級數據中心的建設上,對于IT特別是存儲來說,除了滿足當前高并發下的高性能,對其性能和容量上的持續可擴展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還需要接管已上線的中小學生學籍、學前、中職、資助等十余個子系統業務,這對產品兼容性也提出挑戰。
最終,中國教育部選擇華為作為國家教育管理系統的核心數據平臺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華為OceanStor 18000 V3高端存儲穩定的全互連架構,尤其是控制器4控全冗余特點確保業務高可靠,除此之外,OceanStor 18000 V3卷鏡像軟件功能,確保本地數據高可用。
在方案建設上,華為擁有業界領先的陣列雙活解決方案,可將單數據中心的本地高可用方案平滑演進為陣列雙活解決方案,進一步可演進形成兩地三中心容災方案,充分匹配教育部未來的戰略建設需求。具體部署方案如下:
1.采用本地數據高可用方案,保證教育部戰略數據本地高可用,后期可平滑演進為同城雙活方案和異地容災方案,滿足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三級等保要求;
2.針對業務模型,使用華為高端存儲OceanStor 18500 V3作為其核心資源平臺,量身定制控制器和SSD、SAS混合硬盤配置,充分滿足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對于性能的要求;
3.采用異構虛擬化技術,具備融合第三方存儲的能力,可實現業務資源的大整合,為核心業務資源池的集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現全國數據大集中,掘金教育大數據
通過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能準確掌握全國教育的真實狀況,為教育宏觀決策與監管和教育經費合理科學安排,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重要決策數據支撐,為國家教育指明方向。這一目標的實現除了通過在教育大數據應用上的不斷探索、實踐、積累,還離不開IT技術的支撐,華為憑借自身卓越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幫助國家教育管理系統實現了全國數據大集中,為教育大數據挖掘及教育決策做好準備。